“王爷,事已至此,当下之策,王爷需另寻一个强大的岳家。”
“不错,王爷,属下以为有三家可供斟酌,禁卫军统领之妹,谢家大儒之女,礼部尚书嫡孙女,此三家皆可纳入考量。”
幕僚于恒还是给出了方案。
肃王凝眉沉思,这三家皆有可取之处,禁卫军统领虽为武夫,然掌管宫廷,可为己所用;
谢氏大儒之女,虽无官职在身,但其大儒门生遍天下,朝堂半数皆为其弟子,自是助力非凡;
礼部尚书杨廷罡,杨家如日中天,若能拉拢,亦为一大臂助。
肃王面色稍霁,然亦面露难色:“但本王的王妃位仅有一个,侧妃亦仅能再予一,此该如何是好?”
实则,他三者皆欲得之。但谢家大儒之女,必不甘仅为侧妃,杨家亦同,至于禁卫军统领之妹,赐侧妃之位倒无不可。
“王爷,这杨家现在都是太子一党,怕是不好拉拢,不若就直接选择谢家大儒之女吧!只要给足了他们利益,谢氏大儒有个皇家女婿,想来一定会让那些门徒不留余力助王爷成事。”
肃王也赞成的点头:“还是子敬有眼见,既如此,就由你替本王去青州走一遭吧!”
只要谢家大儒愿意嫁女,自己就能和父皇请求赐婚。
谢家大儒的份量不容小觑,父皇都要给其三分颜面,当然不能强行求之。
“属下领命!”
于恒心中暗喜,自觉时机已至。在他眼中,太子已然羽翼渐丰,肃王再无胜算可言。他深知,是时候为自己寻觅新的靠山了。
昔日,他虽有意拜会谢家大儒,却苦无机会。而今,既有肃王令牌在手,终得一见。若能赢得谢家小姐的青睐,待到太子登基,自己便可凭借谢家大儒的亲自教导,考取进士。
谢家大儒之女,若能为他所得,必成助力。如此,将来登上青云,又有何难?
此时的肃王未曾料到,他失势之际,幕僚们竟已开始另谋高就,甚至不惜踩着他截胡。
肃王在开始暗中谋划偶遇禁卫军统领之妹了。
而战王也终于回归,准备和苏阁老之嫡孙女苏心语成亲完婚。
即便苏心语再不情不愿,也不得不嫁,皇命不可违。
她深知祖父期望自己嫁与战王,随战王而去,便可永无勾心斗角之忧。然而,她不甘平凡,亦不愿随战王赴北境苦守边疆。
她渴望母仪天下!她自幼成名,岂能远离京城,去做那默默无闻的王妃?日后,她的子女亦需戍守边疆,她苏心语的一生,绝不应如此!
于是,在准备成亲的前一日,她将自己的苦恼告诉了常乐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