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着潘海军,欲言又止。
就在这时,从远处走来一个人,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正是潘海军之前联系的农业技术员李技术员。
他走到潘海军身边,笑着说:“潘干部,我来晚了……”
李技术员的到来,如同及时雨般滋润了潘海军焦渴的心田。
他连忙向买买提大叔和阿依米古娜介绍了李技术员,并解释说李技术员是专门来指导大家种植新品种的专家。
李技术员为人随和,又精通维吾尔语,很快便和村民们打成一片。
他并没有直接推销新品种,而是从土壤、气候等方面入手,用简单易懂的语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给村民们讲解了新农业技术的原理和优势。
一些年轻的村民开始对新品种表现出兴趣,他们围着李技术员,不停地提问,眼神中充满了求知欲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有个叫努尔兰的小伙子,大胆地提出:“李技术员,这种新品种真的比我们现在种的产量高吗?如果产量高,我们当然愿意尝试!”
然而,村里的老人们却坚决反对尝试新技术。
他们认为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种植方法才是最可靠的,新技术是对传统的破坏,是对土地的不尊重。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大爷拄着拐杖,颤巍巍地站了起来,用略带责备的语气说道:“年轻人,不要好高骛远!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经过了时间的考验,才是最适合我们这片土地的!”
潘海军试图解释:“大爷,时代在进步,农业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新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提高产量,增加收入,改善生活……”
“胡说!”老大爷打断了潘海军的话,“我们祖祖辈辈都这么种地,也没饿死!你们这些城里人,就知道瞎折腾!”
现场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年轻的村民们想尝试新技术,老人们却固守传统,双方争执不下,谁也无法说服谁。
潘海军和李秀梅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李秀梅见状,连忙上前劝解:“大爷,我们理解您的心情。我们引进新技术,也是为了帮助大家过上更好的生活。您可以先少量试种,看看效果如何,再做决定也不迟。”
“不行!”老大爷态度坚决,“我们不能拿土地开玩笑!万一试种失败了,损失谁来承担?”
买买提大叔虽然没有像老大爷那样激动,但也表达了类似的担忧:“海军啊,我知道你是为了我们好,但是我们也得谨慎啊!这地里的收成,可是我们一年的生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