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巴十八村围绕着黄山山脚,杨香薇直接将它们分成了东西南北四部分,也就是要建四所“乡村书塾”。
一所东书塾、一所西书塾、一所北书塾、一所南书塾。
东书塾主要由依兰村负责,先生为曲海冬母女;南书塾由南溪村负责,先生则是这位新来的单斌先生;西书塾由清河村负责,先生为怀汀兄妹二人;北书塾化洮村,先生为新来的落魄书生须飞英。
这几个书塾只是暂定,以后随着村子的发展,会根据具体情况重新增加或调整乡村书塾。
乡村书塾主要是针对启蒙阶段的小孩子,他们年纪太小,不太方便离开家,或就近读书,或去亲戚家借读。
杨香薇的意思是,只要年龄合适的小孩子,都应该有书可读。
“不读书不行呀,不读书连个名字都不会写,开个作坊,都找不到人管账。”
杨香薇一句话,让几个村子的村长羞愧难当。
这不就是吗,酱油坊、辣椒坊、番茄坊、醋坊、油坊都开了起来,不开不知道,一开吓一跳。开了之后才发现,干活的人都有,管事的人没几个。
没办法,大家都大字不识一个。
不管是账本也好,还是方子也好,要需要落笔成字的东西,那你就得识字。
可他们没有那么多识字的人,怎么办呢?
没办法,只能自给自足了。
明明那么多作坊已经开了起来,清河村那边还有自己的商队,但是没有用,你不识字,有的东西就得受到限制。
生产的那些东西自己几个村子都不够用,更不要说是对外销售了。
就这,那账本也是做的一塌糊涂,叫神仙见了都头疼。
许忠唉声叹气,感觉这个村长实在是太难当了。
乌木村长说道:“你不是已经在跟着学字了吗?”
“我是已经在跟着学字了,但哪里有那么快哟?我整天那么忙,又是清河村的事,又是万家村的事,哪有那么多功夫写字呀?而且我年龄都这么大了……”
许忠不开口还好,一开口就是诉苦,各种难处。
乌木村长说道:“要不然,你跟山神大人说一声,把万家村给支出去?既然你一个人管不过来,就不要强求。”
“那怎么好了?这可是山神大人交给我的事情,我要是……”许忠说道,“那不是让山神大人对我印象不好了嘛。”
“你要是把差事给办砸了,那才叫做印象不好。现在吃不消两个村子,那你就直接跟山神大人说,提前说了,是你的错了。你忙不过来,山神大人自然会找人帮你忙啊。要是非要你忙,忙出事了,那山神大人也怪不到你头上。”
是这样吗?
许忠想了想,觉得乌木村长这样说,还是蛮有道理的。
要不然,他去跟山神大人说说?
许忠真的想多了,杨香薇真不是非他不可,只是当时没找到人,而他正好又要重建清河村,想着一事不劳二主,就让他带着把万家村一起重建了。
现在万家村的山神庙也新建了起来,流民陆陆续续入住,人口渐渐变多,他要想推任,杨香薇也能挑个人出来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