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摇着头走入了偏殿后,楚天耀不紧不慢地的朝候在偏殿内的卫学海招了招手,“昨日你上呈的各省修路出资商绅名单朕都看了,你跟杜敏英干得不错……”
“陛下过誉了,臣与杜部堂只是尽了应尽之责罢了。”卫学海神色恭敬地弯下腰道,“目前这各省出资修路的商绅名额已经定下来了,臣与杜部堂估算着,应该在这半个月之内就能真正开始修路了……”
“很好,朕果然没有看错你们两人,这修路的事放在你们身上真是在合适不过了。”
……
在历经三个时辰的考试后,这场备受考生学子们注目的殿试终于落下了帷幕开始,成批成批的考卷被阅卷官收齐归拢,宁中恒与洛文槺这两位主考官当即便召集一众读卷官开始在殿中分批改卷。
“这方玉琦真乃大才也,照我看,将此子的考卷作为一等向陛下进读最为合适不过……”
手中持握着方玉琦的考卷,宁中恒惊叹出声道,“若此子能在殿试中能拔得头筹,那可是难得的连进三元美誉!”
此语一出,在场众人都不由得吃了一惊,确实,若真如宁中恒所言,这方玉琦要是在这最后一轮殿试中再拔得头筹,那可造就了连中三元的美名,这方玉琦在日后怕是会彻底成为香饽饽……
“诸位先别想别的了,尽快将考生学子们的考卷分等才是重事……”
出声打断了众人的议论声,洛文槺开始招呼起一众读卷官开始对考生学子们的考卷进行分级留等……
待到傍晚时,宁中恒与洛文槺两位主考官将分为一、二、三等的考卷送入永宁宫内,二人也在第一时间出现在了楚天耀身前。
一边喝着茶水一边细细观阅着考卷的楚天耀时不时地皱皱眉,当他将归为一等的考卷尽数阅览完后,好半晌才从嘴里吐出口浊气来,“今年这考生的才识文学都不差呀……”
“单就这一等卷中,方玉琦与庞星瀚这两人的考卷质量就不分高下呀……”
宁中恒拱手作揖道:“陛下说的不错,今年考生的质量都出奇的高,尤其是这方玉琦更是接连在会试与殿试中大放异彩,此人已接连在乡试与会试中拔得头筹,因此臣以为,这殿试一甲状元之名应定为他方玉琦,如此一来,便可铸就其人连中三元的美誉,更可以此证明我武曜一朝人才卓出的祥瑞之相……”
洛文槺起身附和道:“宁大人这话言之有理,此次科举是陛下登基以来的第一回科举,若能在这头回科举中诞生一位连中三元的学子,是百利无一害的好事,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