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学堂只留下刚收来的几个孩子。都是本村五六岁的。
孩子父母给带上换洗的衣服,大人们都没去,知道果果会安排好的。
这一天,全村人都围在村口给他们送行,黑衣人早前一步走了,留下的都是孩子们。和家人一一告别,每个孩子都背着双肩包,有衣服和一些散碎银子,果果说了不让多拿他们还会挣到钱,陈俊跟着。这三年,村里人妇女们都学会了纺线,织布,棉花布,果果开了个染坊,织布坊,交给大家上色染成有颜色的棉布,送到县里铺子卖。麻皮织成布做麻袋,还能做衣服,老农去地穿,还能做门帘子,用处多多。由村里集体管理。细的麻皮搓成绳子,纳鞋底,上鞋绳子用,棉花成布更是做衣服好穿,棉被用处更是多。桃花村俨然是富甲一方!周围村子都来学种棉花。家贺没少卖纺线机,织布机。新式床,衣架子,桌椅,等等木制品。为村里带来利润,而且,现在还在生产,各种机器,由商人推销到很远的地方。五成利润归家贺,四成归村子,一成木工们分,平时每天挣工钱。现在桃花村村子集体收入很大,年底全村人都能分红,家家户户都能得到很大一笔收入。这次很多学子去京城,孙贵交给果果一张银票供学子们开销用。桃花县就数桃花村富裕,但其他村子,也过得好了。十八个村子在没有饿死人的,人人有饭吃有房子住。而且都是新房子,只是大小不同。太贫穷的县里拨款资助盖房子帮着找活做。桃花村学医的都跟着陈俊在全县给人看病,走街串巷。第一批学医的孩子们都能看很平常的简单的头疼脑热,已有五年的学医史。这次都带了去京城,学习历练。
李老太很是舍不得果果哭成了泪人最后让李茹跟着去了,要不李老太不放心。柴平安也是不舍,果果说,“ 过段时间秋天完了,让人来接老俩。”果果这才能走。
马车上坐满了孩子们。李镖头一声,“ 出发!”马车缓缓走动,百姓们跟出老远,才回家。李老太劝说大家回去,去地里干活。该锄棉花了。锄一遍,就白一号,越锄得多越好,棉花就有劲。大家听了都回家拿锄头去地里忙活。在顾不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