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开过街口,瞧见路边小门脸上,各种带玉字的轩阁堂的招牌,李乐晓得这是到了吴衙场。
除了卖玉器,这里最出名的还是一棵三百年的红豆树,其他的,枕河而建的黑瓦白墙的低矮民房,狭长的小巷石板路,和城内其他老街巷,一样的千篇一律。
不过对车内其他人来说,确实新奇,有人念叨着“绿杨深浅巷,青翰往来舟”,李乐心说,你若去了山塘,甪直,平江,还不知道会发出怎样的感慨来。
穿过一座小桥,到了东吴大学的招待所。
楼是老楼,院是老院,绿树成荫,透着老派国营饭店的味道。
车还未停,就瞧见有一群人迎了上来。
张涛告诉李乐,这都是东吴大学和下面社会学院的头头。
东吴大学去年招了第一批社会学的本科生,想提升一下知名度,打着为家乡办学的名号,找到费老爷子,促成这次田野考察,美其名曰,学术交流,联合调研。
学术交流不知道真假,倒是对方的热情扑面而来。
领导们挨个握手欢迎,说着条件简陋,希望海涵。
只不过入住后,双人标间,软床、空调、彩电、独卫,让这群习惯了六人间小电扇大水房的“土鳖”们,觉的这海涵未免有些过于水了些。
餐厅里十人一桌荤素搭配十几道菜的“简餐”,也让饥肠辘辘的众人,吃出了风卷残云的感觉。
搞得张涛挨桌转悠咳嗽,提醒着好歹是代表着燕大,别那么丢人。
倒是陪同的东吴大学的领导,笑着说这才是真性情,不作假,敞开肚皮,有的是。
吃饱喝足,听了听安排,知道明天才是所谓的两校学生的交流座谈会。
都是特种兵体质,自然用不着歇,纷纷和张涛告假,三三两两的结对,先来个姑苏半日游。
这群学生吃干抹净,拔腚就走的架势,让东吴大学的领导和老师,初步体会到了传说中的燕大的散漫随性。
人都走的差不多了,就瞧见还有一个,坐在那,慢悠悠对着份面拖“六月黄”,啃得嘎吱嘎吱的。
“这位同学,味道还行?”有老师凑过去问道。
“嗯,蛮结棍。”
“哟,本地人?”
“啊?哦,不是。”
“李乐,你这吃的够慢的,不和他们一起?”张涛也走过来。
嘬了下蟹腿,噗!
“我自己转转就成,一群人意见不统一,反而逛不了几个地方。”
“成吧,那你慢慢吃,我和林教授,还有东吴的老师去开个会,商量一下后面分组的事情,记得晚上十点之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