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其他小说>我是锦鲤中奖之后回到老家> 第119章 拉萨寻光,心向布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9章 拉萨寻光,心向布宫(2 / 2)

五世达赖喇嘛圆寂后,于公元1690年至1694年间扩建红宫,修建了以五世达赖喇嘛灵塔殿为主的红宫建筑群 ,基本形成了布达拉宫如今的建筑规模. 十三世达赖喇嘛在位期间,又在白宫东侧顶层增建了东日光殿和布达拉宫山脚下的部分附属建筑,1933年其圆寂后,灵塔殿建于红宫西侧,并与红宫结成统一整体,至此,布达拉宫的重建和增扩工程全部完成.

上个世纪西藏和平解放后,布达拉宫于1989年迎来第一次大规模修缮,并于2002年进行第二次大规模修缮,最终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和形式. 1961年,布达拉宫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94年12月,布达拉宫与罗布林卡、大昭寺凭“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物群”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13年1月,被选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禁摄背后:守护布达拉宫的尊严与神秘

踏入布达拉宫,那扑面而来的庄严肃穆,仿若一道无形禁令,将摄影摄像器具都“封印”起来。不许录像拍照,绝非简单约束,而是深植于多重考量。

从文物保护维度出发,布达拉宫历经数百年风雨,殿内佛像多为鎏金、彩绘,壁画颜料采自天然矿植物,岁月摩挲下本就脆弱。相机闪光灯瞬间强光,恰似锐刃,反复冲击下,颜料会加速褪色、剥落,金箔也会受损斑驳,让这些艺术瑰宝失色,缩短其存续“寿命”。木质建筑架构、珍贵唐卡,同样禁不起光热“侵袭”,严守禁拍规则,是给文物披上“防护服”,延续其文化脉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