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帝听了孙承宗的话,心中有所动摇,他再次审视那封书信,陷入了沉思。殿内气氛凝重,众人皆屏息凝视,等待着天启帝的决断,仿佛一场无声的风暴正在酝酿,即将席卷整个宫廷与朝堂。
信王朱由检在朝堂之上,见众人各执一词,气氛凝重而微妙,终是挺身而出,神色镇定,拱手向天启帝奏道:“陛下,臣以为张国纪谋反一事,实乃无稽之谈。张国纪在朝为官多年,其行止作为皆有目共睹,一直忠心耿耿,为陛下为大明恪尽职守。”
信王微微一顿,目光坚定地扫视全场,继续说道:“仅凭一封不知从何而来且内容含糊的书信,便要定其谋逆大罪,此乃草率之举,难服众心。臣深知陛下圣明,必不会仅凭一面之词而妄下论断。且张国纪之女张嫣贵为皇后,张家与皇家联姻,本就休戚与共,岂会有谋反之意?若因此事而使忠臣蒙冤,朝局震荡,实非大明之福。望陛下三思,彻查真相,还张国纪清白,以安朝堂人心。”信王言辞恳切,掷地有声,其话语在朝堂之上回荡,引得不少大臣纷纷点头附和。
天启帝高坐于龙椅之上,面容冷峻,眼神中却透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犹豫与挣扎。他的目光在魏忠贤与张国纪之间来回游移,仿若在权衡着天平两端那沉甸甸的利弊。
眼前的这封书信,看似平常无奇,可魏忠贤那言之凿凿的指控又让他无法轻易忽视。他深知魏忠贤在朝中的势力与手段,其党羽众多,耳目遍布,若真如他所言,张国纪谋反一事属实,那这无疑是一颗足以撼动大明根基的重磅炸弹。可张国纪的申辩又如此恳切,言辞间的真诚似乎也并非全然作伪,况且还有孙承宗站出来力挺,以张丹枫之事为例,为张家的忠诚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天启帝的内心犹如被风暴席卷的海面,波涛汹涌,难以平静。一方面,他害怕错放了谋逆之人,致使大明陷入内乱的深渊,那他将成为大明的罪人,愧对列祖列宗;另一方面,他又担忧被奸人蒙蔽,错杀了忠臣,寒了天下士子之心,使朝廷失去人心向背。他紧紧地握着扶手,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眉头紧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