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讲解员的脚步,他们仿若踏入了时光的逆流之中。听着那生动鲜活的讲解,岁月的帷幔被缓缓拉开。
“竹枝词,宋?黄庭坚,三峡猿声泪欲流,夔州竹枝解人愁。渠侬自有回天力,不学垂杨绕指柔。” 讲解员用醇厚的嗓音念起这首诗,开始讲述黄庭坚的故事。亚宁听得入神,脑海中浮现出那个遥远的身影,他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来自如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是北宋赫赫有名的文学家、书法家,更是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鼻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并称 “一祖三宗”,又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一同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 “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双峰并峙,世称 “苏黄”,一部《山谷词》流传千古,书法更是独树一帜,跻身 “宋四家” 之列。亚宁心中暗叹,这历史的星河是如此璀璨,每一颗星辰都有着穿透岁月的光芒,而自己却在黑暗的心灵角落徘徊了太久,此刻,这抹文化的光辉仿若在她心底种下了一颗向往美好的种子。
走着走着,一旁的滑竿映入眼帘。讲解员介绍道:“要是选择坐滑竿,1600 块钱就能轻松上山,台阶总共 288 步呢。” 亚宁心里暗自琢磨,虽说坐滑竿能免去攀爬的辛劳,可自己一步步丈量这片土地,说不定才能真切触碰到这座城的心跳与脉搏,就像自己必须一步步走出内心的困境。她微微摇头,目光愈发坚定,脚步也紧跟着讲解员迈向那古老的石阶。阿丽注意到亚宁的小动作,眼中闪过一丝赞许,默默跟在她身后,轻声说道:“亚宁,你做得对,有些路就得自己走。就像咱们之前徒步三峡之巅、神农溪,每一步都有收获,这次也一样。” 亚宁回头,给了阿丽一个感激的眼神,轻声道:“是啊,那些走过的路让我明白,坚持下去,总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白帝城可是有着转运之城的说法哦,传说在这里摸着能沾上好运呢,祝大家都可以心想事成,今晨得利呀。” 讲解员笑语盈盈,那话语仿若带着魔力,在众人心中种下了希望的种子。亚宁下意识地伸出手,轻轻抚摸身旁的石栏,指尖摩挲着那粗糙却又温热的石头,仿若能借此握住那缥缈的好运,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憧憬。此刻,她心中竟隐隐期盼着,这趟旅程能成为自己命运转折的开端,就像古时那些失意之人在此寻得转机一般。
再往前,独特的碑刻闯入视野。“这上面镌刻了有三个王呢,第一个王是最上面的竖王,然后中间是一对凤凰,凤凰是鸟中之王,白鸟朝凤,和谐吉祥。凤凰的右下方是牡丹花,牡丹花可是我国的国花,花中之王,所以它还有一个名字叫三光杯。” 讲解员细致入微地讲解着,众人都围拢过来,像探寻宝藏的孩子。亚宁凑近碑刻,目光在那精美的雕刻上游走,脑海中勾勒出古代匠人雕琢时的专注神情,心中满是对先辈精湛技艺的敬仰与赞叹,仿若看到了岁月长河中那闪耀的工匠精神之光。她不禁感叹:“这些古人真是太厉害了,能把石头雕琢得如此栩栩如生。” 阿丽在一旁点头附和:“是啊,这都是他们留给我们的瑰宝,历经风雨还这么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