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只是暂时的股权分配方案。随着芯片人才的不断引进和公司的快速发展,王迪和李德雷的股权比例肯定会逐渐降低,而倪广南和技术骨干们的股权则有可能不降反升,前提是他们能在技术方面做出显着的贡献。
在敲定股权投资协议后,BBT公司迎来了第一个重大变革——改名。王迪没有选择以启迪命名,而是汲取了后世华为的成功经验,将公司更名为鸿蒙。同时,他也改变了BBT公司原先只研发电脑芯片的单一规划,转而实行软硬并重的战略。为此,公司同时成立了操作系统部门和芯片部门。
操作系统部门主要负责研发手机操作系统和电脑操作系统,只是后者属于预研阶段,不会投入过多资源,仅维持一个小团队进行。而芯片部门则首先专注于手机芯片的研发,之前有关电脑CPU的研发则保留小团队继续进行。
虽然王迪对手机操作系统和芯片技术并不精通,但他凭借着对后世的记忆和深刻的洞察力,为鸿蒙公司制定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规划。他要求手机芯片的架构必须实现高效能、低功耗和低成本,并具备多核处理能力;同时,手机芯片应该朝着集成芯片的方向发展;除了手机芯片外,还要研发基带芯片,并选择CDMA作为技术路线;手机操作系统则可以从研发以Linux为内核的操作系统开始,但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从内核到编程语言的全栈自研……等等。
这些规划在最初遭到了倪广南和李德雷的质疑和反对。他们认为王迪的步子迈得太大,公司的资金根本无法支撑如此庞大的研发计划。但王迪却信心满满地告诉他们不必为资金担忧,只要他们能够按照他的规划将所需的产品研发出来,后续的研发资金他会及时到位。
同时,王迪还鼓励他们大胆招聘人才,只要是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无论是股份还是高薪都可以给予满足,甚至可以参照欧美一线公司的薪资水平。此外,他还借鉴了后世华为的成功经验,让倪广南利用其身份和影响力与江浙、京都等芯片研发实力雄厚的大学达成产业合作协议,并设立了各种人才和发明的奖励措施以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
对于这家公司,王迪并没有奢望它能够迅速取得显着的成果,甚至他已经做好了血本无归的心理准备。
即便失败,王迪也坚信,只要他能持续不断地投入下去,在未来某一天,也能为国家输送源源不断的芯片和操作系统方面的人才。
当然,这只是王迪的最坏打算。他相信,一个上辈子毫无名气的郭讯都能够将他需要的BT协议研发出来,那名气比他还要大的倪广南没有理由不会成功。
再说,研究的事情,他一个门外汉也插不上手,有这个时间担心这个担心那个,还不如多想想如何赚钱来得更为现实。
因此,他很快就将注意力从鸿蒙科技公司抽离出来,转而投身于更为盈利的游戏业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