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不知鲜卑人为何不愿退兵,但既然他们不识时务,那就把这些胡人打痛打残,让其不敢在南下劫掠...”
边军将士与鲜卑人接触最多,对胡人没啥好感,这些人绝对是杀敌积极的主战派。
看到这里,李信感觉火候差不多了,向一旁使了个眼色:“文和,汝将作战规划与众人言!”
“主公!”贾诩踱步出列,向众人拱手见礼后,直言道:“鲜卑人底蕴深厚,不惧消耗,加上长城多地要塞陷落,而北地边境连绵数千里,若处处设防还不如不防…”
“所以主公欲主动出击,御敌于国门之外,然后集重兵于武皋武要等,有利于我军之地…”
“与敌人大战几场甚至决战,将鲜卑各部兵力吸引至中段关外,这样才能将战争的主动权握在手中…”
战线的长短是相对的,幽并边境连绵上千里,如果一味的防守自然吃亏。
但夏军若主动出击,战线过长对于鲜卑人来说,就是另外一番局面了。
夏军各部将领不畏惧战争,即使面对北方霸主同样不露怯色。
像臧霸徐晃太史慈这些将领都是一路打过来的,大小战事数十场,自然不会一味龟缩。
这种情况下,主动出击虽说有很大风险,但是战争哪里没有危险,如果因为畏惧而不敢战,那就只能被动挨打。
而贾诩正是知道军中将领的秉性,再加上主公也不是迂腐之人,所以才针对性的提做出了新的战略规划。
贾诩顿了顿,接着道:“主公已下令太史将军率狼骑出关北上,沿途袭扰鲜卑后勤!”
“同时歼灭其游离在外围的部族耳目,给和连大营施加压力,若其能将东部魁头主力引至中段…”
“待徐晃军团到来,到时合兵北上,多路出击,未尝不能歼灭一部...”
战略复杂,简单总结下来就是主动出击,让太史慈狼骑出关骚扰敌军后勤,剪除外鲜卑围兵力,然后武皋城内大军进攻鲜卑大寨,向和连施加压力。
若和连顶不住伤亡或者其他原因,调魁头东部汇合,而夏军可以趁机半道截杀寻求决战。
若胜,则东部魁头退兵,牵一发而动全身鲜卑此次会盟不了了之。
若败,这一点就不好说了,到时可能会放弃长城以北,战略收缩…
鲜卑人中西二部与王庭汇聚武皋城关,有利有弊,利就是力量集中兵势强盛,以点破面,避免被夏军寻到机会逐个击破的同时,还能以势压人。
弊端就是力量集中的同时,却放弃了多地战线突破的优势,一点不破,则局势不明。
相对来说,无疑分兵更有优势,至于鲜卑人为何放弃兵力优势而不用,这一点不但李信费解。
就连时代智者五毒谋士贾诩,暂时也搞不大明了,只能感叹和连的无可救药...
有这等蠢货领导的鲜卑,纵使占据草原大漠,纵使有兵百万众,领地千万里,亦不足为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