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连忙恭敬地回应道:“遵命,陛下。微臣深知您此举的深意,如此处理实乃最佳之策。”说罢,他小心翼翼地接过书本,转身离去,准备按照秦始皇的旨意认真执行任务。
汉武帝自然也是知道该如何做的,他让这些事情交给了身边的人处理。
而有些人在得知天幕发放书籍之后,便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前往朝廷之路。这其中,正有来自秦朝的农家子弟。本来,按照原计划,他们距离抵达咸阳尚有一段时日,但当他们目睹天幕下发的那本对农事极具重要性的书籍时,心中的急切之情瞬间被点燃。于是乎,他们纷纷快马加鞭,恨不得能生出双翅,早日赶到咸阳。
时光荏苒,来到了汉武帝时期。此时的农家子弟相比以往已减少了许多,但依然存在着这样一群心系农桑、心怀天下的人。他们同样毫不迟疑地朝着朝廷进发。尽管深知如今的朝廷对待百家之士的态度算不上友善,但为了农家今后的长远发展,他们毅然决然地选择前行。
此时此刻,农家的处境愈发艰难,其未来犹如迷雾中的灯塔,若隐若现,令人难以捉摸。然而,自那天幕现世以来,无论是农家,还是其他百家流派,都为之振奋不已。因为他们清楚地意识到,属于自己的机遇已然降临。
就在这时,主父偃急匆匆地向汉武帝禀报:“陛下,微臣不负所托,已寻得百家之中优秀的墨家以及农家之人。此刻,他们正在前来长安的路途之上。”
“好!就让他们放手去研究吧!朕定会不遗余力地给予全力支持!告诉他们,只要能尽早取得成果,朕定会满足他们提出的一个要求!”汉武帝刘彻兴奋不已,满脸笑容,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此刻,他已将其他琐事抛诸脑后,心中唯有对这些粮食研究成功的殷切期盼。因为一旦拥有了充足且优质的粮食供应,他便能毫无顾忌地推行自己宏伟的计划和抱负。
“是,陛下。臣定当如实传达您的旨意。”主父偃恭敬地回应道,随后便退下安排相关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