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小说>画境奇缘> 第37章 拓跋祖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章 拓跋祖源(2 / 2)

环看周围峰峦层叠,树木参天,松桦蔽日。洞在峭壁之上,高出平地约5米,洞口朝向西南。嘎仙洞是一个天然山洞,后经人类继续开凿。进到洞内,只见主洞南北长90余米,东西宽约28米,穹顶最高处20余米,略分为前、中、后3室,面积约2000平方米。洞内幽暗深邃,石壁平整。主洞中部放置着一块约3米见方的天然石板,下用大石块支撑。洞壁平整,地下堆积着较厚的青苔。洞内西壁上有北魏太平真君拓跋焘派遣中书侍郎李敞来祭祖时刻的铭文。据说在地表以下1.3米的黄色粘沙土层中,出土过打制的石器,表明这里可能存在着更早的文化遗存。

鲜卑族世居中国北方,并创建了北魏王朝,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于公元443年(太平真君四年)派遣中书侍郎李敞祭祖时所刻的祝文共19行,12个整行,每行12至16字不等,余为半行,为抬头别行与题名。汉字魏书,隶意浓重,古朴雄健,全文201字,字体古拙,介于隶楷之间。

国画讲究书画同源,常将书法的笔法用在绘画的线条表现上。所以我对书法也略有研究,其中最感兴趣、临摹最多的就是魏碑。

魏碑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称,以北魏为最精,大体可分为碑刻、墓志、造像题记和摩崖刻石四种。此时书法是一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过渡性书法体系,钟致帅称魏碑“上可窥汉秦旧范,下能察隋唐习风。”魏碑书法对后来的隋和唐楷书体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历代书家在创新变革中也多从其中汲取有益的精髓。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适应社会意识需要的佛、道之学勃然兴盛。佛、道的宣传方法是以写经为一大功德。尤其佛学,凡新建寺塔、塑造佛像,必延聘文学之士,撰写文章以纪其事。或凿石以作碑碣,或就天然岩壁摩崖刻写,一时间,从汉代风行的立碑时尚,转向佛学的建寺造塔、立碑刻石。四海之内虽战乱不止,造像求长生的心理却更加炽烈,刻石佛记文字漫山遍谷,不下数千万。魏碑应运而生。

东晋以后,南北分裂,书法亦分为南北两派。北派书体,带着汉隶的遗型,笔法古拙劲正,而风格质朴方严,长于榜书,这就是所说的魏碑。南派书法,多疏放妍妙,长于尺牍。南北朝,因为地域差别,个人习性、书风迥然不同。北书刚强,南书蕴藉,各臻其妙,无分上下。

魏碑是楷书的一种,魏楷和晋朝楷书、唐朝楷书并称三大楷书字体。魏碑表现出由隶书向典型的楷书发展过程中的一些过渡因素。和南朝碑刻相比,清朝书论家刘熙载认为“南书温雅,北书雄健”;与晋楷相比,唐楷注重法度,用笔和结体趋于规范统一,魏碑则用笔任意挥洒,结体因势赋形,不受拘束。

魏碑风格多样,朴拙险峻,舒畅流丽。极有名的如《郑文公碑》《张猛龙碑》《高贞碑》《元怀墓志》及《张玄墓志》,已开隋、唐楷书法则的先河。清代中期倡导“尊碑抑帖”,冲破“馆阁体”的束缚,碑学兴起,书风为之一变。魏碑上承汉隶传统,下启唐楷新风,为现代汉字的结体、笔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