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小说>画境奇缘> 第171章 千年古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1章 千年古道(2 / 2)

下了车,我看看路牌,路牌显示眼前的街巷叫水街。我们两个大老爷们沿着水街漫步,两边古老的建筑群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让我不禁产生了一种时空穿越之感,仿佛置身古代仙境之中。

古老的街巷,仿佛是连接历史与现代的纽带,展示着这个村庄独特的文化魅力。孟老哥说:这个村庄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东晋咸康三年,文化底蕴可以说是古老而深厚,胡氏宗祠、奕世尚书坊、进士巷等都值得一看。

龙川胡氏宗祠建筑宏伟,保存完好,见证了胡氏家族文化的传承和对先祖的敬意;奕世尚书坊建于何年何月已不可考,但这座坊门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湛的工艺还是让我观摩许久;进士巷曾是进士们修行的场所,巷子两旁的古老建筑依然屹立,走在这条巷子上,可以感受到历史的艺术,品味到文化的芬芳。这里游客不多,清幽静谧,若能置身其中闲观杂书,尽可安心品味书中滋味,感受岁月静好。

在龙川村里,胡老哥请我品尝了挞粿、菜糕和浇头面,填饱了肚子,我们踏上始建于唐、古时徽商和浙商互通贸易的重要通道——徽杭古道。

不得不说,胡老哥是个知识丰富、见识广博的好导游。我们一路走,胡老哥一路说:这徽杭古道,起于安徽省绩溪县伏岭镇,止于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清凉峰镇浙基田村,全长20余千米,在杭徽公路通车前,是徽州人尤其是绩溪人通往沪、杭的捷径,比绕道昱岭关近50余公里。徽杭古道是中国继“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之后的第三条着名古道,是古时徽商和浙商互通贸易的重要通道,在历史上曾经产生过巨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作用,同时,也是一条荟萃了自然风光及行商文化的文史走廊。

古道有1米多宽,蜿蜒在崇山峻岭之中,中间是大理石板铺就,寓意“龙脊”;两侧是鹅卵石或其他石头堆砌,寓意“龙鳞”。我们一路上上下下,时而曲径通幽、时而心胸旷达,亦感慨开路者的艰辛。徽杭古道之上的“江南第一关”,沿途峡谷山中的溪水、瀑布,不时出现在眼前的磨盘石、将军石、佛掌峰、清凉峰、南天门等景点,使我总是被下一刻会出现什么的好奇心牵引着,走走停停忘记了疲惫。等到达永来村出口,一算时间居然足足走了六个小时!胡老哥揉着酸痛的膝盖说,这也就是陪你,一般人我送到入口就撤了。

我也很疲惫,就对胡老哥说:咱们肯定是走不回去了,就在这找地住一晚,我请你好好喝两口。

休息了一晚之后,我们是坐公交车返回龙川的。一路上我都在思考,这里的自然人文景观足以支撑我搞大文旅的想法,那下一步就涉及商务谈判、酒庄建设、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一系列的事情,专业的事还得专业的人来做,应该让雪晴提早介入主持大局,酒庄设计建造就交给齐筝,装饰设计梁乐乐也可以一边参与一边学习,葡萄种植需要找到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这件事最好是找林芳,只是可系马上就要开学了,这事要做也只能等到寒假把大家都聚在一起把干活当旅游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