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法无私,各位务必尽忠职守。”
“曹操如今的权势比董卓更甚:囚天子于许昌,屯兵于边境。”
“我奉命征讨,诸君务必全力以赴。”
“大军所到之处,严禁骚扰百姓,赏罚分明,不得徇私。”
随后,他命韩当、黄盖为先锋,率本部战船即日出发,至三江口扎营听令;蒋钦、周泰为第二军;凌统、潘璋为第三军;太史慈、吕蒙为第四军;陆逊、董袭为第五军;吕范、朱治为四方巡警使,催督六郡官军,水陆并进,限期完成任务。
部署完毕后,各将领开始整顿船只和军械准备出发。
程咨回去见父亲程普,描述了周瑜调兵遣将的井然有序。
程普大惊道:
“我一直以为周郎性格柔弱,不足为将,没想到他竟有如此才干,真是良将!”
“我怎能不服!”
于是亲自前往行营向周瑜谢罪,周瑜也谦虚地回应。
次日,周瑜请诸葛瑾来商议,说道:
“令弟诸葛孔明有辅佐帝王之才,为何屈身辅佐刘备?”
“如今他身在江东,若能劳烦先生一番言辞,劝他弃刘备而事东吴,则主公既能得良才,先生兄弟又能朝夕相见,岂不是两全其美?”
“还望先生一试。”
诸葛瑾答道:
“瑾自从来到江东,愧无建树。”
“如今都督有所命,怎敢不从?”
于是,他立刻上马赶往驿馆拜见孔明。
兄弟相见后,悲喜交集,抱头痛哭,诉说离别之情。
诸葛瑾流泪道:
“你知道伯夷、叔齐的事迹吗?”
孔明暗自思忖:
“这是周瑜授意来说服我的。”
遂答道:
“伯夷、叔齐是古代圣贤。”
诸葛瑾说道:
“伯夷和叔齐虽饿死在首阳山下,但兄弟二人始终在一起。”
“我与你是同胞兄弟,却各事其主,不能天天相见,和伯夷、叔齐相比,怎能不感到惭愧?”
孔明答道:
“兄长所言出于情分,而我所守的是道义。”
“我与兄长同为汉人,如今刘皇叔是汉室后裔,兄长若能离开东吴,与我共同辅佐刘皇叔,则既不愧为汉臣,又能兄弟团聚,这岂不是情义双全之策?”
“不知兄长意下如何?”
诸葛瑾听罢,心中暗想:
“我是来劝他的,反被他说服了!”
于是默然无语,起身辞去。
诸葛瑾回到周瑜处,将孔明所说之言一一细述。
周瑜问:
“你意下如何?”
瑾答道:
“我承蒙孙将军厚恩,怎能背弃主公!”
周瑜说道:
“既然你忠心事主,那此事无需多言。”
“我自有办法对付孔明。”
正所谓:
智谋相遇本该相合,才华相争却难共容。
周瑜究竟会定下何计来对付孔明?
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