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逐渐暴露无遗。公司规模有限,根本无法支撑如此庞大复杂的人员架构和运营成本。老板娘看着每月高额的人力开支和并不理想的效益,眉头紧锁,脸色愈发阴沉。她把程宇叫到办公室,手中拿着财务报表,重重地甩在桌子上:“你看看,这就是我们现在的情况!养着这么一大帮人,钱花了不少,可成果呢?公司不是慈善机构,不能这么无休止地亏损下去。”程宇站在一旁,低着头,看着报表上触目惊心的数字,心中满是无奈和焦虑。
程宇接手后,深知必须要对人员进行调整。他坐在办公桌前,桌上堆满了员工的资料和简历,灯光昏暗而沉重,仿佛也在为公司的前途担忧。他仔细地翻阅着每一份文件,心中权衡着利弊。那些高薪聘请却未能创造实际价值的团队成员,不得不逐渐被淘汰。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每一次与那些即将离开的员工谈话,程宇的心中都充满了愧疚和矛盾。
有一次,程宇叫来了一位 PE 工程师,这位工程师进来时,眼神中还带着一丝迷茫和不安。程宇看着他,微微叹了口气,说道:“张工,你也知道公司现在的情况,我们的业务量和规模暂时无法充分发挥你的专业能力,所以……”还没等程宇说完,张工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失落和愤怒:“程总,我一直都很努力地工作,我不觉得我做得不好。”程宇无奈地摇了摇头:“我知道你很努力,但是公司的现状你也清楚,这不是针对你个人,而是整体的战略调整。”张工沉默了片刻,最终还是无奈地接受了这个现实,转身离开时,背影显得有些落寞。
程宇的想法是精简人员,根据公司现有的规模进行合理配置。他觉得现阶段不需要那些所谓的高端职位,行政方面只需补充一名文员,品质管理则设置 IPQC 负责巡检和来料检验即可。在招聘新员工的过程中,程宇也是费尽心思。他每天早早地来到公司,打开招聘网站,仔细地筛选着每一份简历,眼睛紧紧地盯着屏幕,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合适的人选。他不断地打电话约面试,声音因为长时间的沟通而变得沙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