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说边城真的没有人愿意举全家甚至全族之力去供奉哪怕一个或者两个读书人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不仅有人这样做过,而且人数还不在少数呢!
只可惜......
底子太薄,一缺良师二缺目标,做的都是无用功。
眼看着新书院即将落成,老百姓们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他们迫切的想知道当日懒懒给的诸多愿景是否真的能成为现实。
是否所有年龄在三岁以上、十二岁以下的孩子都将拥有进入这座崭新学院学习知识、识文断字的宝贵机会呢?
实际上,对于这些朴实无华的老百姓而言,他们早已不再奢望自家孩子能够金榜题名、飞黄腾达,仅仅只是希望子孙后代们能够摆脱目不识丁的困境,通过读书识字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便已足矣。
就想亲眼看着他们脱离睁眼瞎的境地。
闲暇时间里,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们茶余饭后逛着逛着就逛到了新书院附近。
或远远观看,或近距离打量……
有那胆子大的,壮着胆子同监工的蓝小四搭过话后,蓝小四俨然成了边城的大红人。
发展到最后,整个边城,有人可能不认识太子殿下的,却没人不认识新书院那位谈笑风生的蓝四公子。
在懒懒的授意下,蓝小四表现得非常热情和坦率,对于老百姓们提出的各种问题简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毫无保留地分享着一切关于新书院的信息。
通过他巧妙而又有针对性的宣传与引导,人们心中逐渐燃起了对新书院的浓厚兴趣和热切期盼之情。
不仅如此,蓝小四还特别强调指出:凡是家中有符合年龄条件的男子女子,都必须依照官府的相关规定进入新书院学习。
原本,蓝小四预计可能会遇到一些来自老百姓的疑惑甚至抵触情绪,但出乎意料的是,这些普通百姓竟然如此通情达理、善解人意——
他们似乎对这一规定并没有太多的不满或疑虑!
这种异常顺利的情况反而令蓝小四感到困惑不解:难道是自己表达得不够清晰明了吗?
亦或是众人没能完全理解其中深意???
随后,通过与众人的交流攀谈,他才逐渐对此地有了一个相对清晰明了的认知。
原来,边城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子们,自小都会遭受那些胡人时不时前来骚扰掠夺,甚至残忍杀害所带来的苦难折磨。
经年累月下,原本存在于华国人骨髓深处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思想,却在这边陲之地失去了原有的发展方向。
原因其实很简单,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来说,究竟是男孩还是女孩已经不再像以往那么重要了,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能够顺利地存活下来并且健康长大成人即可!
而至于那些胡人对待边城男女所采用的不同方式的残害手段,其最终结局都是一样的——
难逃一死!
既然面临着这样残酷恶劣的生存环境,那么是男是女,又还有什么区别呢?
也正因如此,当得知让女孩子们进入学堂念书学习这个消息时,大家对此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抵触情绪或持有太多反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