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其他小说>借古鉴今> 第223章 省身卷四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3章 省身卷四1(2 / 2)

以下是结合具体事例对这段话的阐释:

自知者弗窘也,识世者无求也

- 比如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但他了解自己的文学才华与豁达心性,虽被贬黄州,生活困苦,却未陷入窘迫哀怨。他知道官场诡谲是世道常态,不执着于高官厚禄,在东坡上种地、写文,成就文学巅峰,这便是自知又识世,不为困境与世俗欲望所困。

人有异,命不同焉。物有别,哀相近焉

- 拿运动员来说,同样是投身体育,有的天赋异禀,年纪轻轻就斩获奥运金牌,荣誉等身;有的却因伤病等因素,成绩平平,早早退役。但无论是冠军退役后适应不了普通人生活的迷茫,还是普通运动员为梦想拼搏却无果的遗憾,都有着各自的悲哀,这就是人各有命,而哀感相通。

待己如人,大计不失

- 唐太宗李世民,身为帝王却能时常反思自己的决策,他纳谏时仿若站在臣子角度审视政策利弊。像对待魏征的多次直言,他没有因帝王身份刚愎自用,而是冷静分析,如此朝堂清明,国家发展大计得以稳步推进,开创贞观之治。

智不及事,非察莫中

- 三国时赤壁之战,曹操大军南下,气势汹汹。周瑜作为东吴主将,深知自身兵力、水军实力与曹军有差距,光靠硬拼智慧不足。于是他仔细观察曹军弱点,发现曹军不习水战、战船相连的破绽,用火攻之策大败曹军,把握战局走向。

人心多易,非思难度

- 唐玄宗前期开创开元盛世,后期却怠于政事,宠溺杨贵妃,重用杨国忠等奸臣。大臣们起初未料到玄宗转变如此之大,没有深入思考帝王心境变化背后权力、欲望因素,致安史之乱爆发,盛世崩塌,可见人心易变,洞察不易。

俗不堪亲,非礼无存

- 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中的阮籍,身处乱世,政治黑暗,世俗追求功名利禄之风盛行,他极为反感。他以青白眼待人,对恪守礼教、追名逐利的世俗之人白眼相对,只与志同道合、懂礼守节者交往,在污浊俗世中坚守内心一方净土。

忧身者无邪,正而久焉

- 北宋包拯,他时刻忧虑自身言行是否符合百姓期盼、是否秉持公正。在端州任职时,虽当地端砚名贵,他却一块不取,生怕玷污自身清廉之名,一生正直,百姓传颂,为官之路长久且备受尊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