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害怕和氏璧受损,连忙道歉,并命人拿来地图,指出要割让的十五座城池。蔺相如心知秦王不过是敷衍,便说:“和氏璧乃天下至宝,赵王送璧之前,斋戒五日,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大王也应当斋戒五日,举行盛大的仪式,臣才敢献上和氏璧。”秦王无奈,只好答应。
蔺相如回到驿馆,深知秦王不会真的割让城池,便让随从乔装打扮,怀揣和氏璧,从小道悄悄返回了赵国。
五天后,秦王斋戒完毕,在朝堂上举行了盛大的仪式,准备接收和氏璧。蔺相如不慌不忙地走进朝堂,对秦王说:“秦国自穆公以来,二十多位君主,没有一位是信守诺言的。臣实在害怕被大王欺骗而辜负了赵王的重托,所以已经派人将和氏璧送回赵国了。秦国强大,赵国弱小,如果大王先割让十五座城池给赵国,赵国怎敢不把和氏璧献给大王呢?臣知道欺骗大王是死罪,愿下汤锅受烹,只求大王和诸位大臣仔细思量。”
秦王和大臣们听了蔺相如的话,面面相觑,十分愤怒。有人提议将蔺相如处死,但秦王想了想,觉得即使杀了蔺相如,也得不到和氏璧,反而会破坏秦赵两国的关系,便放蔺相如回了赵国。
蔺相如回到赵国后,赵王对他的智勇称赞不已,封他为上大夫。从此,蔺相如名震诸侯,“完璧归赵”的故事也流传千古,成为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勇敢无畏的典范。
而秦赵两国之间的关系,也因为这一事件变得更加微妙和复杂。在之后的岁月里,两国之间的纷争与合作不断交织,共同谱写了战国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