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历史的执笔者> 第216章 开元盛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6章 开元盛世(1 / 2)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我轻声吟诵着杜甫这首《忆昔》,恍惚间,只觉眼前光芒一闪,周遭的一切都变得模糊不清。待再度看清时,我竟置身于一片繁华喧嚣之中,身旁是摩肩接踵的人群,耳边是此起彼伏的叫卖声,抬眼望去,店铺林立,酒肆茶坊里热闹非凡,远处的建筑飞檐斗拱,气势恢宏——这,难道就是那传说中的开元盛世?身为痴迷历史的现代人,我曾无数次在古籍中探寻它的模样,没想到此刻竟真的身临其境,内心的震撼与激动难以言表。

从这热闹繁华的长安街头往回追溯,时光悄然回到唐玄宗李隆基初登大宝的时期。彼时的大唐,历经武则天统治以及后续一系列的政治动荡,虽根基仍在,但已然是百废待兴,亟待一位英明君主来拨乱反正,重振雄风。李隆基,这位心怀壮志的年轻帝王,在众人的期许与瞩目中,肩负起了复兴大唐的重任。

“如今朝堂之上,吏治腐败,官员冗杂,这已然成为我朝发展的一大阻碍。”李隆基端坐在龙椅之上,神色凝重,目光缓缓扫过殿下的群臣。

姚崇,这位被李隆基寄予厚望的贤相,迈着沉稳的步伐上前,恭敬地拱手说道:“陛下圣明,所言极是。依臣之见,当下首要之事便是大力整顿吏治,裁汰那些尸位素餐的冗官,广纳有真才实学之人入朝为官。唯有如此,方能提升朝廷的办事效率,减轻百姓的负担,让我朝政务得以顺畅运转 。”

李隆基微微颔首,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定:“爱卿所言正合朕意。此事就全权交由爱卿负责,务必雷厉风行,不可有丝毫懈怠与拖延。”

于是,在姚崇的精心筹划与强力推动下,一场大刀阔斧的吏治改革轰轰烈烈地展开了。那些平日里无所作为、贪污受贿的官员纷纷被罢黜,取而代之的是一批朝气蓬勃、清正廉洁的年轻才俊。朝堂之上,一扫往日的沉闷与腐朽,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

除了大力整治吏治,李隆基对经济发展亦是极为重视。“农,乃国之根本。只有百姓衣食无忧,国家方能繁荣昌盛。”李隆基深知农业对于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性。

他接连颁布多项政令,鼓励百姓从事农桑,大力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还积极推动各地兴修水利工程。一时间,全国各地掀起了兴修水利的热潮,一座座堤坝、一条条水渠拔地而起。清澈的渠水顺着河道流淌,滋润着广袤的农田,农作物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茁壮成长,百姓们望着丰收在望的庄稼,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今年风调雨顺,再加上陛下的英明决策,咱们这庄稼长得可真是喜人呐!”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农站在田间,望着那沉甸甸、颗粒饱满的麦穗,满脸笑意地对身旁的人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