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元佑更化,备起课来比我想象中难多了!”我放下手中的笔,揉了揉酸胀的手腕,望着堆满了一桌子的历史资料和教案,忍不住叹了口气。身为一名支教老师,趁着假期有空,我正全力筹备一堂有关北宋变革史的历史课,满心期待能把王安石变法、元丰改制,还有这元佑更化的故事,生动鲜活地讲给山区的孩子们听。本以为凭借之前的教学经验,能轻松应对,可深入钻研元佑更化后,才惊觉这里面的门道错综复杂,每多了解一点,就像踏入了一个全新的未知领域。
我叫徐悦,从繁华都市来到这偏远山区支教。在这个信息相对匮乏的地方,我盼着通过历史课,为孩子们打开一扇认识世界、触碰过去的窗。城市里的孩子获取知识的渠道五花八门,而这里的孩子,大多只能依靠课本和老师的讲述,去探索外面广阔的天地。我渴望让他们明白,历史绝非枯燥的知识点堆砌,而是一个个扣人心弦的传奇故事集合。
困意如潮水般阵阵袭来,不知不觉间,我趴在桌上沉沉睡去。再度睁眼时,竟置身于一个庄严肃穆、古色古香的朝堂之上。周围官员们身着长袍,神色各异,正争得面红耳赤。
“太后,王安石变法祸国殃民,如今先帝驾崩,正是拨乱反正的关键时刻,应当立刻废除那些新法!”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满脸激愤,“扑通”一声跪地,大声进谏。
我心中猛地一震,这场景,莫不是元佑更化的开场?我赶忙竖起耳朵,全神贯注地听着。
高太后端坐在帘后,神色平静,轻轻点头:“范大人所言极是。这些年新法推行,弊端不断显现,百姓苦不堪言。如今我儿年幼,哀家临朝听政,必定要还天下一个清平盛世。”
这时,一位年轻官员挺身而出,神情激动:“太后,此事万万不可!先帝推行变法,本意是为了富国强兵,虽说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也不能全盘否定。如今贸然废除新法,恐怕会让天下百姓大失所望。”
老臣一听,“噌”地一下跳了起来:“吕大人,你这说的是什么话?那些青苗法、市易法,打着利民的旗号,实则与民争利,搞得民间怨声载道。你身为朝廷命官,怎么还为这些害人的法令辩护?”
被称作吕大人的年轻官员涨红了脸,急忙辩驳:“范大人,话可不能这么讲。变法的初衷是好的,只是下面的官员执行不到位。我们理应做的是完善它,而不是简单粗暴地一废了之。”
两人你来我往,互不相让,争得脸红脖子粗,朝堂上的气氛瞬间紧张得如同绷紧的弓弦,一触即发。我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这新旧党争的激烈程度,远超我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