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从农家子到宰执天下> 第283章 新太子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3章 新太子5(2 / 2)

李明道说完,马上就有人不同意了:“李相,国家大事不能单看短期的钱财收支,越南沃野千里,人口近六百万,如此财富岂是一时的黄白之物能衡量的?”

……很快,大臣们又为越南之事吵的不可开交。

看到这一幕,大顺帝问第一次上朝的太子周诚光说:“太子,你知道大臣们为何而吵吗?”

太子周诚光:“有因为立场不同的,也有因为观点不同的,但绝大多数是因为利益不同才争吵。”

大顺帝:“分析的不错。”

太子周诚光:“张先生经常和儿臣讲过,世间上一切分歧的根源都是利益的分歧。

要想解决根本问题,就得先利益的分配。”

大顺帝:”张先生?张伟么?

张伟只教了你半年,看样子对你的影响真的很大啊。“

太子周诚光:”父皇,教过儿臣的先生虽然多,但张伟张先生真的是最特别的一个。“

大概过了半刻钟左右,大臣们在首相王楠的调和下,就越南总督府出兵平叛和经费的事,最终达成了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妥协性的方案。

大顺帝对越南总督府的细节不甚了解,他在这里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关注,所以他自然不会去追究这个方案的细节。

在朝廷中枢没有彻底腐败的情况下,对于一个地方的政策,只要是朝廷大臣们都不控反对的方案,大概率这个政策就已经是最优解了。

因为每个大臣都代表着一定的地区或部门的利益,大臣都不反对,说明没有那个地区或部门的利益受到了严重损害。

那么这个政策大概率可能会被执行下去,这就是一个各方都可以接受的办法了。

讲完了朝鲜和越南,后续又有相关人员讲了,辽东的垦荒,河南及中原地区的人多地少,西北的宗教矛盾,西域与中亚各国的小规模战争纠纷,西南诸省的改土归流,中南半岛的扩张,南中国海的海上战争等等问题。

这里的每一个问题,都关系到大夏王朝的根本国策。

大顺帝趁着这次机会,向新太子周诚光粗略的讲解了每个问题的关键之处。

太子周诚光也知道这样的机会难得,一一把每个问题的重点都记了下来。

如题有不清楚的地方,他还会特意在朝后向相关的大臣请教。

这个态度让大臣们对新太子的好感度提高了不少。

不少后来被请教过的大臣心里都想:

“新太子虽然比不上前端恪太子聪明,但至少是虚心好学的,这样的储君也不错了。”

当然了在所有的关键问题中,太子周诚光最关注的是一个不怎么起眼的小问题。

那就是苏北行省提出的要增加海州和盐城这两个港口的规模,并赋予这两个港口直接从事对外海贸的资格。

最先反对这个建议的是负责外交事务的鸿胪寺卿杨欣,杨欣说道:“苏北行省自己要扩建海州和盐城这两个港口的规模朝廷可以不管,但赋予这两个港口对外海贸的资格不可行。

我朝有外贸交易权的沿海通商港口城市一向只有大连,天津,莱州,上海,宁波,温州,杭州,福州,广州等九个,怎么可以一下子给苏北行省增加两个?”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