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从农家子到宰执天下> 第284章 盐城开埠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4章 盐城开埠1(2 / 2)

见新太子殿下也支持苏北,财相李明道出列说道:“各位,近些年我大夏海贸的确发展快速,原有的九个外贸口岸确实是有点不够用了。

依老夫看,可以在增加几个,比如山东的烟台港,苏北的盐城港,福建的泉州港,另外在台湾和海南两岛上也可以各增设一个用于海贸的港口。

当然了,朝廷只给政策,各地的港口建设的费用朝廷只能出三成,剩下的七成还是要各地自筹。

港口的进出口的税收还是按老规矩,朝廷占四成,行省和知县衙门各两成半,剩下一成为管理和运用费用。”

不要觉得这个分配模式不公平,朝廷出三成的钱,却拿四成的税收。

事实上这个分配比例,朝廷并没有占太大的便宜,毕竟朝廷还是有很多隐形的开支和费用的。

比如说建了港口,就要有适当的海军驻军来维护港口的安全。

再比如,港口周围的一些直道和驿站之类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需要朝廷出资。

事实上,原有的九大通商口岸的港口的税收一直是这样分配的,这样的分配比例,大家都是能接受的。

李明道不愧是财相,他一出口,既照顾了包括苏北在内各地方的利益,同时也又给朝廷找了一条不错的财路。

说到这里,首相王楠也站出来说话了:"李相公的话才是老臣谋国之言,诸位要是没意见,就按李相公之言来办。“

大臣们相互看看,都没有再发言。

于是王楠总结道:”那此事就发交由李明道李相公负责,让内阁的机要文书处,整理出一个具体的可实行的方案来。

内阁审核,确认无误后立刻呈给陛下签批。

扩展外贸港口数量的事确实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能越快下发地方越好。”

大臣们在朝堂上用发言形成的决定,肯定还要经过专业人员润色之后,才能形成可执行的朝廷文书。

而内阁的机要文书处就是这样一个专业的文件起草部门,机要文书处的经理们大都是六七品的小官。

因为能接近中枢,起草重要文件,所以位俾而位重,通常被人们称之为中书侍郎。

增加开埠口岸一事在当天的小朝会中算不上什么国家大事,但对于在苏北初次当政的张伟来说,还是意义重大的。

盐城开埠申请通过了!这至少表明了朝廷还是重视张伟为代表的苏北布政司的意见的。

虽然申请两地开埠只通过了一处,朝廷没有完全满足苏北行省的要求,但这种申请能批下来一处,就说明布政司还是有办事能力的。

这件大好事终于在三月初传回了南京,正在南京忐忑不安等消息的张伟看到朝廷公文,终于松了一口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