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前的深夜,风雨仿若发了狂一般,倾盆而下,电闪雷鸣交加。流浪儿本就单薄如纸的身子,在庙中抖得像筛糠一样,破旧不堪的衣衫被冰冷的雨水彻底浸透,寒意好似无数钢针,直直地往骨髓里钻。供桌上的食物早已被他吃光,饥饿、寒冷与恐惧如三条绳索,将他紧紧缠住。
“神仙爷爷……我、我好饿……”他气若游丝地对着神像喃喃低语,狂风嘶吼着,拍打着门窗,似是要将这小小庙宇连根掀翻。流浪儿病弱的身躯再也支撑不住,双腿一软,缓缓倒下,意识渐渐消散之际,朦胧间,他仿若看到神像眼中滑落晶莹剔透的水珠,宛如神的悲悯之泪。
那夜之后,再无人见过流浪儿。镇里人发现他时,他小小的身躯蜷缩在庙内角落,一动不动,早已没了气息。可令人诧异的是,他的面容竟透着一抹罕见的安宁,仿若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得到了某种慰藉。
起初,几个胆大的后生在夜里路过山神庙,借着惨白的月光,恍惚瞧见神像脸颊有微光闪烁,仿若泪痕。流言仿若长了翅膀一般,迅速在镇里传开,众人心中满是惶惑,交头接耳间,对这山神庙更多了几分敬畏。
一日午后,阳光炽热得能把人烤熟,蝉鸣在枝头扯着嗓子尖叫。老庙祝手持扫帚,慢悠悠地清扫着庙宇。这时,一位身着素衣、面容慈祥的老者迈着沉稳的步伐踏入庙门。他目光先是缓缓扫过神像,继而停留在流浪儿常蜷缩的那个角落,轻声叹息:“这孩子,也是苦命,生逢乱世,亲人离散……”
“您知道这孩子来历?”庙祝惊讶地问道。老者微微点头,再次望向神像,语重心长地说:“这山神爷守护一方水土,又怎会因几口吃食怪罪孩子。孩子孤苦无依,神明垂怜,暗中庇佑,那些吃食,本就是神恩。”
众人听闻,心中无不震动。此后,山神庙的香火日益旺盛起来,前来上香的人不只是为求平安、祈丰收,更多的是为了纪念那个曾在庙中寻得温暖的流浪儿,以及那慈爱无声的守护之意。每逢夏日傍晚,橙红色的余晖轻柔地洒在庙前,总有人说,能看到一个衣衫整洁的小男孩身影,与那神像静静相伴,仿若时光停驻,温暖永驻此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