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请朝廷派出大军征讨这些不服王化的草原野蛮人。我们抵边城流的血已经够多了,还有我们往草原派出的和平使者,既然他们不愿意接受我们的善意,那就应该做好接受我们雷霆之怒的准备。”
看着种放越说越激动,赵光义心中暗道:不管种放是什么样的天才人物,但终归是太过年轻了,年轻人就是不太沉得住气。
“慎言!”赵光义等种放把气发得差不多了,他才不紧不慢地说道:“王朴大人的《平边策》你作为读书人应该也是知道的吧?”
赵光义反问种放,种放知道赵光义想说什么,面上还是装出一副不太明了的样子。
“知道,如何不知道?王朴大人《平边策》可以说是我们的基本国策,先南后北,先易后难。先将南方的各个势力逐一击败,尽收南方钱粮和兵马,再一鼓作气和契丹一决雌雄。”种放装出一副颇为傲娇的姿态,极力向赵光义卖弄自己所知道的东西。
“你倒也不是徒有虚名,肚子里还是有些东西。”赵光义不失时机地夸赞了种放一番,“确实如此,如今陛下欲对南唐动手,也是充分按照《平边策》行事。此时此刻,一切的资源都向着攻伐南唐倾斜,至于北方的契丹和那些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草原异族部落,契丹不找他们的麻烦,他们就应该偷着乐了。”
“所以我们现阶段不能两面作战,对于草原异族的袭扰,抵边城只能采取被动防守的策略。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果世宗皇帝没有冒险拿下三州之地,我们依靠抵边城为支点,只需少量数千人马就能抵御他们的入侵,你和晋王已经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
种放暗反驳道:证明你大爷,狗日的出于私心调走大军,好像还说得你有功一样。而世宗皇帝不辞辛苦的收回三州之地,反而像成了累赘一般,这赵光义颠倒黑白的本事倒也真是醉了。
“多了三州之地,我们就必须拿出更多的力量来进行防守,也幸亏现在的契丹是睡王耶律璟当政,要是换了一个任何有点作为的君主,定然都不会眼睁睁的看着我们对南唐下手而无动于衷的。”赵光义继续说着自己的歪理邪说,“陛下将晋王封在这三州之地也算是用心良苦,一方面希望晋王殿下继承世宗皇帝的遗志,能开疆扩土,另一方面也希望晋王府能起到表率的作用,成为抗击异族入侵的第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