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其他的,奴婢慢慢说给公主听。”
接下来的半个时辰,叶舒窈边吃了些东西,边听流萤讲述完了她昏睡期间的事情。
据流萤说,京城中一直有活死人死灰复燃的传闻,但大部分人只当这是捕风捉影的小道消息。
再加上朝廷一直宣称战况稳定,所以这声音也就渐渐被大众淹没了。
谁成想,某天忽然有一个从西川回来的伍长,喝多了在夜市说漏了嘴,说活死人不久后就要打进京城,让大家快些逃命。
第二天这消息就不胫而走,越传越远。
“有人去向京兆尹询问,却并未得到如往常一样的答复,紧接着,陛下就忽然间下令,迁都岐阳。”
叶舒窈若有所思:“按照父皇的性格,就算有这个想法,也必然不会主动说迁都的事,是谁提议的?”
虽然这样问,但是她已经有了猜想。
果不其然,流萤道:“是柳小侯爷。”
柳小侯爷,这称呼倒新鲜,叶舒窈笑了笑:“他还挺聪明的。”
“公主是说,这是个好提议?”流萤不解。
叶舒窈问:“下旨后,是不是有很多人反对?”
“是,有些老臣,甚至要以死明志。”
“那就是他想要的效果。”叶舒窈道,“柳玉颜虽然明面上不站队,但很多人都明白他是父皇的人,在他们看来,这提议不过是父皇借柳玉颜的嘴说出来罢了。”
敌人甚至还没打过来,就只想着逃命,或许能保全更多人的性命,但放在一个国君身上,实在显得太无能又太窝囊了。
百姓一旦对权威失去敬畏与崇拜,就会发觉,他们实际上并不比自己高贵多少。
柳玉颜要做的,就是将昭顺帝的形象从高处扯下来。
叶舒窈示意流萤继续。
流萤点点头:“后来,虽然反对的声音甚嚣尘上,但迁都一事,还是进行了下去……”
岐阳与玉京相比,着实逊色不少,而昭顺帝却十分高兴。
他认为自己远离了战火,得以保全皇室血脉,稳坐高台,纵览局势。
可他忘记了,都城迁走了,权贵迁走了,百姓还留在那。
百姓的怒火点燃了玉京守军的旗幡,在敌人未踏足之前,混乱已经开始蔓延。
“宋将军就是在这个时候回来的,”流萤说,“他与班布尔王子一起,将玉京的混乱镇压下来了。”
“这些事情,你是怎么知道的?”
“奴婢当时……并未离开京城,还有听荷也是,”
叶舒窈怔了怔。
这种情况还不离开,想必是担心自己。
她起身抱了抱流萤,低声道:“辛苦你们了,是我不对,让你们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