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会结束后,叶辰和艾琳迅速投入到基层工作的推动中。他们决定前往受灾最严重的区域之一,一个位于赤道附近的小国,这里曾是全球粮食供应的核心地带,如今却因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而陷入饥荒。艾琳接到的最新报告显示,这里的农业产量已经下降了90%,大量村庄被废弃,幸存者们在极端条件下苦苦挣扎。
两人到达该地区时,眼前的景象令他们震惊。大片的土地被干旱和洪水侵蚀,地平线上是残破的温室和废弃的农田。原本肥沃的土地现在像一片荒漠,零星的难民营中,人们的表情写满了绝望。叶辰意识到,这不仅仅是资源短缺的问题,还牵涉到对生态系统的全面重建。他们立即联系当地的技术团队,开始实施一个小型的农业复兴项目,尝试利用基因改造的耐旱作物和可持续的水循环系统重建农田。
然而,项目的推进并不顺利。当地的权力结构复杂,多个派系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而发生冲突。一些地方军阀甚至开始向叶辰和艾琳的团队施压,要求分配更大的份额,甚至以暴力威胁中断项目进程。艾琳试图与这些派系的代表谈判,但对方的态度非常强硬。他们认为,援助资源的分配应该优先考虑那些能够提供“保护费”的势力,而不是无偿给予最需要帮助的普通民众。
面对这种局面,叶辰选择亲自走访难民营,与普通幸存者直接交流。他们在一个破旧的营地遇到了一位曾是农学家的老人,他向叶辰讲述了这里昔日的繁荣和如今的困境。老人认为,要真正改变局势,必须让当地民众重新掌握农业生产的主动权,而不是依赖外部的短期援助。这让叶辰意识到,复兴的关键不仅是提供资源,更是赋予人们重建生活的能力。他决定重新调整项目的目标,将技术和教育相结合,为当地培养一批农业技术人员。
与此同时,艾琳则在暗中调查当地局势的背后推手。她发现,这些军阀势力与某些跨国企业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企业试图通过资助这些地方势力来控制该地区的资源分配和经济走向。这些发现让艾琳感到愤怒,但也更加坚定了她的决心。她和叶辰商议,决定将这些幕后交易的证据公布于众,揭露这些企业的真面目,同时号召国际社会施压,停止对这些势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