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苏轼三人进入苏辙的宅子之后,苏辙望着自己那已然白发苍苍的哥哥苏轼,禁不住老泪纵横。
这些年来,哥哥苏轼经常被贬往各地,苏辙为此操碎了心,常常在皇帝面前为苏轼求情,只盼着能让哥哥少受些磨难。
好不容易等到新皇宋徽宗赵佶登基,苏辙总算寻得了机会向新皇提及自己的哥哥苏轼。
宋徽宗这才记起在哲宗在位时被贬谪他乡的苏轼。只因宋徽宗赵佶本身也是个痴迷文学之人,对苏轼的斐然文采向来敬佩有加,于是当即下令召回苏轼。不然,苏轼还得在外地继续受苦遭罪,难以返京。
可苏轼万万没想到,自己与哥哥才短短几年没见,对方已然苍老至此。苏辙望着自己的哥哥,心中满是酸楚。
想自己的哥哥在宋哲宗时期,官任礼部尚书,却没想到因强烈反对新党的战略而被贬,最终沦为惠州儋昌军司马。倘若不是自己在新皇面前提及,可能自己的哥哥还在那苦寒之地不得回归。
“哎,哥哥,几年没见,你怎么老得如此之快呢?”苏辙望着苏轼,泪水在脸上肆意流淌。
苏轼看着满脸泪水的弟弟,却爽朗地笑了笑,说道:“好了,咱们都几十岁的人了,你怎么还这般小儿姿态?我呀,已经 60 多岁了,变得苍老,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这次又是你在新皇面前替我求情的吧?不然,新皇怎会想起我这行将就木的老头子呢。哎,这些年,真是太为难你了。”苏轼目光温和地对着苏辙说道。
苏辙摇摇头,转而对着苏轼说道:“哥哥,既然你如今已回京,那明日便随我一同去面见皇帝吧。只盼着皇帝莫要再派遣哥哥前往外地任职,能让哥哥最好留在京师之地。哎,不然以哥哥你的身体状况......。
苏轼闻言,摆了摆手,对着自己的弟弟说道:“倘若新皇派遣我前往外地为官,那为兄便打算辞官了。弟弟啊,我在来京的路上收了一个学生,我有心培养此子成才。要是皇帝当真派我继续前往外地,那为兄这次是真的打算辞官啦。”
苏澈闻言,也轻轻地点了点头。自己的哥哥确实年岁已高,实在不适合再在外奔波劳累。倘若真的又被派往其他的苦寒之地,倒还真不如直接在京师里安心休养。
不过,当他听说自己的哥哥在路上收了一个弟子后,顿时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要知道,自己的哥哥可不是一般人,眼光极高,若是普通人,根本入不了他的眼。
“哦,哥哥在回京的路上还收了弟子?怎么没见你把他带来呢?”
苏轼闻言缓缓说道:“我那弟子虽说外貌平平,然而却胸有丘壑,天文地理皆有所涉猎。倘若稍加培养,必定能够成为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