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宋徽宗此言,武植抱拳,说道:“微臣愧不敢当,只不过是尽了臣子的责任而已。能够获胜,全靠官家慧眼识才,认可微臣所举荐之人。”
“哈哈哈哈,爱卿不必妄自菲薄,立下如此大功,应当重赏。”
言罢,赵佶神情庄重,朗声道:“武植,上前听封。武植闻言即刻弓身抱拳。
“今枢密院都承旨武植,举荐贤才,功不可没,且自身才学深厚、见识广博,于外事之上尽显我大宋国威。特晋升你为银青光禄大夫,兼任枢密院直学士,另赏白银万两,绢帛共百匹,望爱卿此后一如既往,殚精竭虑,继续为大宋江山社稷倾心尽力!”
赵佶话音刚落,群臣之中的蔡京、高俅相视一眼,其中蔡京即刻出言道:“陛下,此乃不妥。武植虽然为大宋立下功劳,可如此封赏实在过重,万万不可。”
群臣之中,此时曾布也出言道:“官家,如今武植尚还年轻,官家此番封赏,着实过重,还请官家仔细斟酌。”
武植听闻赵佶此番封赏,内心也深感惊讶。这银青光禄大夫,虽属文散官之列,无具体职事,但其品阶颇高,乃是实打实的从三品。而枢密院直学士一职更是非同小可,官居正三品,地位与权责皆颇为显赫。
赵佶听着蔡京与曾布的言辞,脸上原本满溢的喜悦,恰似被乌云迅速遮蔽,一点点沉了下去,神色愈发阴沉难看,旋即抬高了声调怒喝道:“朕于紫宸殿择选人员、分派差使之际,你们诸位倒好,各个都跟失了聪、哑了嗓似的,闷不作声,任由朕在那处境尴尬、下不来台。
现今武爱卿立下这般泼天的大功,朕给予重重封赏,这又哪里不妥了?曾爱卿,你口口声声说武爱卿太过年轻,可别忘了,那甘罗年仅十二岁便能拜相,成就一番大事业。相较之下,武爱卿已然过了双十年华,成熟稳重许多,授予一个三品的官职,依朕看,他绝对是能够稳稳胜任的,哪里轮得到你们在这儿置喙!”
曾布听到赵佶之言,微微叹了口气。其实他对武植也是极为欣赏的,只是官家此次封赏实在过重,他担心武植日后再立功劳,会面临赏无可赏的境地,担忧武植与赵佶君臣不和、互生嫌隙,此番才出面制止。不过见赵佶如此决绝,便不再多言。
至于蔡京,那纯粹就是不想让武植得到这般封赏。如今这枢密院直学士作为正三品的职务,虽说职权比不上自己的翰林学士承旨,但也属于朝廷重臣之列。往后想要在职权上压武植一头,可就极为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