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其他小说>桔子一梦>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刻舟求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刻舟求剑(2 / 2)

成语出处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

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刻舟求剑”。

成语故事

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楚人一不小心,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滑落江中,他赶紧伸手去抓,可惜为时已晚,宝剑已经落入江中。船上的人对此感到非常惋惜2。

2刻舟求剑

但那楚人似乎胸有成竹,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个记号,并且对大家说:“这是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2。”

大家都不理解他为何要这样做,也不再去问他2。

船靠岸后,那楚人立即在船上刻有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楚人捞了半天,始终不见宝剑的影子。他觉得很奇怪,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宝剑不就是从这里掉下去的吗?我还在这里刻上了记号,现在怎么会找不到呢2?”

听他这么一说,那些人纷纷大笑起来,说道:“船一直在行进,而你的宝剑却沉入了水底,不会随船移动,你又怎能找得到你的剑呢2?”

成语寓意

通常情况下,剑掉入水中后必然会沉入水底,这可是众人皆知的常识啊!然而,当船已经渐行渐远时,居然还有人想要在船底下寻找那早已掉入水中的剑,这种行为简直愚不可及、荒谬可笑到了极点!假如说当时船是处于静止状态的话,那么剑沉入水底之后,在船的落剑之处刻下记号,然后沿着这个记号下水去寻觅宝剑,或许还真有找到的可能。只可惜,现实情况却是剑一旦沉入水底便不再动弹,而船却始终在不停地向前移动着。如此重要的客观事实竟然未能在这位求剑之人的脑海当中有所反映。他一门心思地认为,既然剑是从哪个地方掉落下去的,那就应该从那个地方去寻找,并且坚信一定能够将其找到。很显然,他的这种认知与实际存在的客观事实完全不相符,最终的结局也就不言而喻了——只能是以失败告终。通过这样一则生动形象的比喻故事,用来讥讽那些死死抱住教条不放、不知变通的人,实在是再贴切不过且极具说服力呀!

这一则成语当中蕴含着两层深刻且发人深省的道理。首先第一层道理告诉我们:倘若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以及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并不相符,那么这个人在处理各种事务时,几乎不可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因为只有当我们的思想观念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外界的真实状况,并在此基础之上制定合理的行动计划,才有可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最终达成预期目标;否则,便会如同盲人摸象一般,只能凭借片面、模糊甚至错误的信息去摸索前行,其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而第二层道理则指出:客观现实始终处于一种持续不断地演进和变动之中。假如有人将那些过时的、僵化的规章制度当作解决层出不穷的新问题的不二法门或者万能钥匙,那么必然会闹出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来。毕竟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新的挑战和机遇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如果一味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不愿意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灵活调整和创新改变,那么注定会被历史的洪流所淘汰。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作者所表达的这种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它既是一种质朴无华但却又无比坚实的唯物主义观点——强调物质世界的客观性及其对于人类意识和行为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是一种充满智慧光芒的辩证思维方式——深刻认识到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动态关系,并倡导以全面、联系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世间万物。这样先进的思想理念无疑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