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宗皇帝脸色和缓一些,太子有想法就好。皇帝开口:“太子说的也有些道理,不过实行起来阻力不小啊。自前燕文宗开始实行,盐业已经开放几十年了,那些世家大族和江南盐商早就习惯取利,现在要收回,怕他们闹腾。那些矿山也都在世家大族手中,有些甚至是你的兄弟姐妹们掌握着,他们应该不会听任朝廷收回的。别没打外敌,大秦内部先乱起来了。其他两条倒是可以实行,增兵好办,民间招募加上各府分兵过来一些。不过,营州修粮仓容易,天下粮食就那些,你用什么来填满呢?”
太子抹了一把头上的汗:“父皇,食盐、黄糖、金铁,木料,都是战略物资,国之命脉。世家大族是曾经有功于社稷,但是也不能妨碍国之大计。必须收回来,即便他们百般不愿,也要下狠手,攘外必先安内嘛。”
皇帝皱眉,这个道理他能听懂,只不过,他不想这么做。自己的儿女、兄弟、属下,如今手里把握着这些资产,要是强行索要,感情不再,刀兵相见,国内就乱成一锅粥了。太子年轻,不知道厉害,也不能全听他的。太子是不想出征,给自己找借口吧。想到这里,长叹一声:“罢了,太子不想出征,还是父皇亲自出征,灭了那高句丽吧。”
皇帝想得倒是好,拖着病体上朝,往下一看,那几个年富力强的武将被他贬了,剩下的都是颤颤巍巍的老人。不由得叹口气,最终下旨,让太子安排人去营州当都督,在营州增加两万府兵,还命工部到营州建东北粮仓。
现任工部尚书阎立德是四皇子的老岳父,他对魏王被贬的事是耿耿于怀的,就说了好些困难,意思是盖不了。太子有些不高兴了,就举荐了礼部侍郎杨蒿负责粮仓的修筑。阎尚书不满意,一直表示不合适。皇帝沉下脸:“好了,阎立德,让你做,你不行,让别人做,你不满。怎么,当大秦是你私人的?以后太子会是大秦的主人,他的意见朕都是支持的。就让杨蒿平调去工部当侍郎,负责东北粮仓的修建。”阎尚书弄个大红脸,几个大臣偷偷地互相看看,全都不敢吱声。
一个月后,皇帝病危。临终前,他安排国事,封了自己的心腹重臣孙国舅为赵国公,兼尚书省左仆射,诸葛仁封安国郡公,为尚书省右仆射,让二人组织一批忠直的大臣辅佐新君。命平阳昭公主的长子柴昆做兵部尚书,杨驸马仍然任职吏部尚书,万吉公主的长子杨霈做右武卫大将军。又嘱咐太子,登基后把徐家兄弟调到京城,给高官厚?,让他们帮着统领军队。
他又安排了儿女们的事情,所有皇子全部封王,成家的领着家眷去封地,未成年的先在京城的王府暂住,等成年后再去就封。所有公主都给了封号,给了公主府,也给了汤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