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至耳顺之年的潘璋,到底是赤壁之战前就已跟随在孙权身边的老人。
闻听陆逊所言,他已有所悟,接着笑问道:
“都督可是想效仿当年赤壁之战,欲借风势,以火攻之?”
陆逊嘴角微微上扬,看向潘璋道:“不愧是老将军,一眼便看穿了本督的心思。”
“不错,本督正是要借那东北风,以火势扰之,再领兵破寨。”
严世蕃眼珠子一转,上前问道:“大都督,何谓以火势扰之?”
陆逊抬手示意众人靠近,望着远处的南郡大营,侃侃而谈:
“你们看,这南郡大营虽壁垒森严,但诸葛亮为了修筑这营寨,大量使用木桩木条,这些皆是绝佳的引火之物。”
“待东北风到来,我们在顺风方向多备浸满油脂的柴草、硫磺等易燃之物,堆成数座‘火塔’。”
陆逊又拿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简单勾勒出布局,边画边解释:
“到时候,只需点燃这些‘火塔’,风助火势,火借风威,那熊熊烈火便会如猛兽般扑向南郡大营,汉军见状,必然会惊慌失措,忙于救火。”
严世蕃心中暗骂,娘的!不愧是江东纵火犯,这喜欢玩火的传统是根本改不了。
但严世蕃还有一点不理解,他又追问道:“都督,可麻诸葛亮早有准备,在营寨四周挖出数条沟通江水的壕沟,我军借风势引火至营寨,难以造成焚天大火,而些许小火,蜀军又可以引壕沟之水浇灭之,无非是多花上一些气力罢了。”
闻言,陆逊轻笑一声,成竹在胸道:
“你说的有理,但我们要做的,不是一次两次的突袭,而是日复一日、不间断地实施火攻骚扰……”
“过些日子,每日清晨,待风向稳定时,便点火扰之,让汉军时刻处于紧张状态,不断疲于救火。”
“如此持续一个月,任他们铁打的身子,也会精疲力竭,士气低落,而待蜀军士气降至冰点,便是我十万大军围营拔寨之时!”
老将潘璋捋了捋胡须,赞叹道:
“大都督此计,当真精妙,持续的火攻,能消耗汉军的体力、意志,使其士气低迷,而我军却可以不用消耗一兵一卒。”
朱然思索片刻,随即也附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