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其他小说>华夏大地上下五千年> 第7章 大运河的全面开凿与意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章 大运河的全面开凿与意义(2 / 2)

邗沟则是衔接江淮的关键纽带,利用古邗沟旧迹改造拓宽,巧妙避开浅滩、礁石区,深挖河道、砌石护坡,沟通长江与淮河,保障江南物资西进中原;江南河压轴登场,起于京口(今江苏镇江),穿太湖流域,蜿蜒南下终达余杭(今浙江杭州),沿途风景秀丽,河道多借天然河道修整,辅以人工开凿,河岸遍植柳树,既固堤岸又添景致,四段河道耗时六年贯通,全程超两千公里,构成当时世界最长人工运河。

四、施工细节:人力组织与技术攻坚

施工高峰时,征调民夫工匠超百万,按户籍分批、分区征发,北方丁壮负责永济渠挖掘,南方劳力投身江南河工程,各州府依人口比例出工;匠师团队分工精细,石匠雕琢巨石、修筑码头,木工打造船只、搭建桥梁,土工挖土筑堤、疏浚河道;设立“督工营”,军官督促进度,以军法约束民夫,严明纪律、杜绝怠工。

技术难题逐一攻克,面对复杂地质,遇松软沙地则打木桩、填石料固基;逢坚硬岩石,采用“火烧水激”法,烈火焚烧后猛浇冷水,使岩石崩裂便于开凿;桥梁建造创新颇多,有石拱桥、梁桥、浮桥多种样式,赵州桥建造技艺同期成熟,部分理念应用于运河桥梁,既便通航又坚固耐用;水位落差调节上,设堰埭、斗门,分段蓄水、放水,调节水流,保障行船平稳,恰似“水上阶梯”,助航船翻山越岭,彰显古代水利智慧。

五、经济腾飞:商贸动脉与产业革新

大运河通航,激活沿线经济。漕运船队首尾相连,满载江南稻米、丝绸、茶叶,逆流北上,供应北方都城、军镇;北方煤炭、铁器、木材顺流南下,填补江南需求,物资交流频繁,洛阳、扬州、杭州等沿岸城市崛起为商贸重镇。洛阳设三大市场,“丰都”汇聚天下奇珍,“大同”交易日常百货,“通远”专供渔盐,昼夜喧嚣、商贾云集;扬州成江南经济枢纽,码头绵延数里,波斯、大食等外国商队穿梭,瓷器、药材交易火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