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爷具体安排谁去我真的不知道,但是我的建议是安排一个结过婚的人去,但是这个人人品一定要好,别自己进城后就不管留在老家的一家老小,”王卫民想了想说道,
大爷爷听到后点了点头,“是这个理,不能让他们这些结过婚的人寒心,一碗水尽量端平了,这样做才能让人信服,”
王卫民听到大爷爷这样说,跟着点了点头说道,“我就是这个意思,具体安排谁你们几位长辈安排就行了,但是年纪不能太大,”
“那肯定的,像立国那样就让他进城上班,他也上不安,”大爷爷笑着说道,
随后王卫民问道,“大爷爷后山种那红薯怎么样了,”
“那块地真的不错,比村里任何一块地都要好,”说起后山那块红薯地大爷爷笑着说道,
听到这话王卫民就放心了,能收几万的红薯再加上红薯叶,这样也能让王卫民的压力小上很多,
王卫民在四九城的时候就算过了,村里条件不好的那几家估计要不了几天就要断粮了,这些年一直如此,
差不多族里每年要接济他们几家两次,到了夏收前接济一个月,秋收前又是一个月,有时粮食欠收的话就要多上一个月时间,
族里人都知道不是他们几家人不努力,而是吃饭的多干活的少,还有的是家里有人不能干活就算了,还要每个月花钱买药,
一年两年还要,但时间长了肯定饥荒就变多了,其中村里还有一户外姓人家也是的,每年都要借粮借钱才能活下去,
“大爷爷村里那几家是不是又要断粮了,”王卫民问道,
听到这个大爷爷就唉声叹气的,一年两年也没啥变化,本来家里就是吃饭的多,干活少,前天晚上又生一个,这不是难上加难吗。
“怎么了,大爷爷,”王卫民看着大爷爷愁眉不展急忙问道,
奶奶把手里的豆橛子丢到盆里说道,“你立雨叔家里前天半夜又生了一个,家里就你立雨叔一个人挣工分这日子怎么过,能够吃才怪,”
王卫民听到后头都大了,这立雨叔今年好像才三十岁,前面已经生了五个了,现在又生一个,那就是三十岁生了六个孩子,
如果王卫民没有记错的话,立雨叔家最大的今年才十一岁,最小的两岁不到,现在又生一个,也就是结婚十一年一共生了六个孩子,平均不到两年就生一个,这样生下去日子还怎么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