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另一部分代表则认为,目前对量子紊流的了解太少,盲目采取行动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后果。他们建议先扩大对异常现象的监测范围,收集更多的数据,以便更准确地了解量子紊流的特性和影响。同时,他们认为应该尝试与宇宙中其他可能了解量子紊流的文明进行交流,获取更多信息。“我们需要更多的情报来制定合理的策略,贸然行动可能会打乱整个局势。”另一位代表反驳道。
慕悦星在听取各方意见后,综合考虑了两种方案的利弊。她提出了一个分步走的应对策略:首先,按照后一种方案,扩大监测范围,收集更多关于量子紊流的数据,同时启动与其他文明的交流合作,寻求相关信息;其次,组建一支由顶尖科研人员组成的专项研究小组,对已有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尝试找出量子紊流产生的根源;最后,根据研究进展,再决定是否采取实际行动来稳定星球轨道。
探索与研究:艰难的求知之路
按照慕悦星提出的策略,联盟迅速展开行动。一方面,在宇宙中部署了大量的高精度监测设备,对星球轨道、宇宙射线强度以及量子层面的能量变化进行全方位监测。这些监测设备分布在各个关键区域,能够实时收集数据并传输回联盟总部。
另一方面,联盟通过星际通讯网络向宇宙中其他文明发出信号,寻求关于量子紊流的信息。很快,一些文明回应了联盟的请求,分享了他们在量子研究方面的一些成果和经验。虽然这些信息并没有直接揭示量子紊流与当前异常现象的关联,但为联盟的科研人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
专项研究小组在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遇到了重重困难。量子紊流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微观现象,其行为模式难以预测。科研人员尝试了多种理论模型来解释量子紊流的产生机制,但都无法完全与实际观测数据相匹配。
在研究陷入困境时,一位来自灵幻文明的科研人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量子紊流可能并非单纯的物理现象,而是受到某种未知的宇宙意识的影响。这个假设虽然看似荒诞,但却为研究小组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考方向。科研人员开始从宇宙意识、精神力与量子物理的交叉领域展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