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军地域性极强,不被中央军吞并是第144师全师上下的共识,再加上独立师这半年多来的思想教育,以及联手歼灭倭寇十八师团的巨大胜利,官兵们都倾向于降蒋不如联共,好歹不会被人当杂牌轻视、克扣粮饷,甚至拿来当炮灰。
军官会议上,大家毫无意外地一致表决通过了加入新四军的意见。
为防夜长梦多,郭勋祺会后当晚就离开霍山直奔石子咀去找赵骥商量。
在听到郭勋祺星夜来访,赵骥马上就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他一面叫人请郭勋祺进来,一面赶紧去请铁军长、傅秋涛和杜斌彬,这么大的决定不是自己一个人能够决定的。
人齐后,郭勋祺首先说明来意。
傅秋涛早知道赵骥和郭私交笃厚,而且有心收第144师为己用,不过这件事在政治上太过敏感,严格来说都可以称之为政治错误,于是他第一个抢先出声表态:“当前的大局是团结抗日,如果我们收编贵部的话,重庆方面就会污蔑我们挖国军墙角,我们可以给予贵部一定程度上的帮助,但公开收编肯定是不行的”。
虽说铁军长和赵骥的军职都高于傅秋涛,但傅秋涛是党委书记,是党内一把手,他这话一出,郭勋祺顿时就陷入了尴尬的沉默。
“我倒是还有个建议”,赵骥为了今天已经筹谋许久,心中早有预案,“就是不知道郭大哥敢不敢跟顾祝同乃至重庆方面撕破脸皮?”
郭勋祺决然而起愤愤说:“都到这个地步了,我还怕什么撕破脸!”
“傅书记,军长,你们看这样行不行?”赵骥转向傅秋涛和铁军长,“我们不收编第144师,但允许他们通过我们的防区前出到罗山、扶经一带对倭作战的最前线,至于郭大哥他们跟不跟顾祝同闹意见,那是国军内部的事情,我们不插手就是了”。
赵骥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把第144师从大别山东麓调到西麓去,顾祝同要再想对他们下手,中间可是隔着一个独立师的。
傅秋涛一听就懂,还更深一层想到,这么一来第144师可就在后勤和军事上完全依赖独立师了,虽说名义上没有正式收编,但实质上也没多少区别了。
傅秋涛朝铁军长和赵骥微微点了下头示意,于是赵骥又继续补充道:“既然要撕破脸,那就不能只有郭大哥和第144师跟中央军撕破脸,我们应该要让整个川军各部都同情、支持郭大哥,一起齐心共声对抗重庆不公平的待遇”。
微操大师厚待中央军、削弱地方军的行为早已惹得各方不满。
你以前这么搞就算了,可现在是什么时候,是举国抗倭时期,克扣粮饷弹药就不说了,可每次你都先拿地方军去跟倭寇硬耗,中央军就躲在后边看戏,等把地方军耗光死绝了就直接撤编,都是抗倭部队,你这么干也太过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