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寇的战役部署翻来覆去就那么两招并不难猜,无非是主力正面牵制、偏师侧翼包抄,淞沪会战如此,太原会战如此,武汉会战也是如此,这一次豫东会战多半也是同样如此。
好猜归好猜,国军在历次会战中也多次料中了倭寇的战役进攻方向,但却没有一次能挡住对方,因为在战场上最后总是需要用硬实力来说话的。
对独立师来说,大的战役方向不难猜,反正就那么两路,难的是猜到倭寇到底哪一路是主力,哪一路是偏师。
从兵力分布来看,华东倭军的防区更大,需要面对的中国军队也更多,尤其是考虑到长沙地区还有薛岳的大军需要应对的前提下,它们很难抽调得出太多的部队投入到豫东的战事中。
而在华北地区,百团大战现在还未发生,倭寇还没有把战略重心放到对八路军敌后根据地的扫荡上来,所以大家普遍都认为它们能从华北挤出更多的师团投入到攻势作战里来。
不过赵骥不这么认为。
历史上发生在明年的豫南战役,华东倭寇可是一次性就投入了七个师团、一个骑兵旅团外加三个战车联队的重兵集团。
“我觉得倭寇这次攻击豫东的部署很可能会是东重北轻”。
赵骥点点地图上河南省的位置分析道:“大家看,我军在豫东开辟的根据地是呈南北长、东西短的形状,倭寇如果把重心放在北边的话,我军在防守时有黄河天险作为屏障,而且防线宽度很窄,可供它们渡河的点位并不多,我军大可以集结主力把它们堵在对岸”。
“就算它们能顺利强渡黄河,我军也大可以利用防御纵深组织反击,想要从北往南击穿整个豫东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再说了,难道倭寇就不怕一旦攻势受挫就会面临背水撤退的难题吗?”
“所以我认为,华北倭寇只会偏师出奇,不会作为主力正面硬攻的”。
赵骥从手从地图上北起郑州、中经周口、南至阜阳的一线划过:“豫东是个大平原,几乎无险可守,这条长长防御线上的任何一点都是华东倭军可以选择进行突破的位置,我军要守就必须处处分兵,倭寇却可以集中兵力重点进攻”。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是倭寇的话,就会把主力部署在华东方向,这样不管是强攻还是佯动都非常容易调动我军被动地跟着他们选定的位置进行集结应对,等到我们摊薄兵力露出破绽的时候,华北倭军再从北边一刀插进我们的腹心”。
郭勋祺思考半晌后点头赞同道:“副军长的分析的确有道理,倭寇这么干的话倭军的确非常被动难以应对”。
刘焕、陶旺几个纵队司令在交谈一番后也都表示同意。
“我军现在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以防为主、分兵应战,以少部兵力把华北倭军堵在黄河对岸,另一边把华东倭军放进根据地来,等它们兵力分散后再根据具体战场态势集中优势兵力予以歼灭、重创或者逼迫其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