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人朱允熥对他们的印象,整体很好。
朱橚的王妃是冯氏,也就是冯胜的女儿。
而如今冯胜又多次在朝堂上站队,帮朱允熥说话,所以明显是支持朱允熥的。
所以就凭这点,朱允熥也不好对冯胜的女婿怎么样,何况周王朱橚本来人就不错。
虽然之前有点小糊涂,甚至还私自离开开封,去和冯胜见面,犯了大忌,被发配云南贬为庶民一段时间。
但后来,经过朱标劝说,朱元璋自己的考察,发现朱橚吧,他就算是私底下和老丈人见面,实际上也没胆子干造反的事儿。
朱元璋有规定,藩王不得和武将往来,也不得随意离开藩国。
所以朱橚就是一次犯了两个大忌,就算平日里再不会谋反,也得给他扣上个怀疑的帽子。
这也是为啥,朱棣很担心自己和姚广孝的事儿被曝光的原因。
这点朱允熥就吃定燕王朱棣,因为朱允熥实际上只是因为知道历史,他并没有实际证据证明朱棣和姚广孝有密谋造反。
而朱棣以为朱允熥啥都知道肯定有证据,所以就被拿捏了。
再说朱橚,经过了发配的事儿,他胆子比开国公常升还小了,一下子成了诸王之中胆子最小的。
以前还仗着自己生母是马皇后,我行我素非常高调。
结果私自离开藩国,和老丈人见个面,差点让他万劫不复……
虽然后来经过朱标劝,老朱让他恢复藩王身份。
朱橚也老实了,比朱棡老实多了,身为藩王,却不问藩国之事,整日和一群医者大夫,研究医术草药,立志编撰济世救人之医术,以及收集天下可食用之草木。
是因为他在云南发配期间,进行了一场变形计,也是体会了底层人的艰辛无奈,和食不果腹,病不得医的可怜。
见到了太多的生老病死,太多人在他面前病死饿死,一下子唤醒他的被动技能,医药天赋。
自此,走上了一条不一样的路。
后面还编撰了许多流传后世非常有用的医术和草木汇集,颇有贡献,让人敬畏而佩服!
他儿子朱有炖也是人才,是明朝着名杂剧作家,为戏曲做出了极大贡献,妥妥的艺术家!
不得不说,这父子俩是人才。
也不得不说,老朱家人才确实很多。
很多事,老朱家子孙都能做到极致。
朱元璋就不说了,乞丐当皇帝。
朱标,最像太子的太子。
朱允炆,最垃圾的继承人。
什么大明战神,木匠皇帝,修仙的万寿帝君……
总之朱允熥也感慨,老朱家人才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