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答题:从始皇开始> 第114章 房谋杜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4章 房谋杜断(2 / 2)

5. 主要作品:

监修史书:房玄龄参与监修了《高祖实录》《今上实录》,这对于记录唐朝初期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为后人研究唐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编撰典籍:他还与褚遂良等共同编撰了《晋书》,这部史书在史学界具有较高的地位。此外,他还参与撰写了《大唐仪礼》《令》《格》《式》《贞观律》《文思博要》等典籍,为唐朝的制度建设和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6. 人物评价:《新唐书》中对房玄龄评价很高,称他“执掌国政时,夙兴夜寐,恭勤自强,一心为公,尽心竭力,不愿使一物失所。为人无嫉妒之心,熟悉精通吏事,从来不拿自己的长处来要求别人,任用人才时不求全责备,虽卑贱之人也能尽其所能。有时因事受责,一定会叩头请罪,行事颇为谨慎”。

总的来说,房玄龄是唐朝的一位杰出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为唐朝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如晦(585 年 - 630 年),字克明,京兆杜陵人,唐朝初年宰相,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以下是对他的具体介绍:

1. 出身与早年经历:

杜如晦出生于官宦世家,高祖、曾祖、祖父均在北周、隋朝为官,父亲杜吒为隋朝昌州长史。

隋大业年间,杜如晦受吏部侍郎高孝基器重,被补用为滏阳县尉,但因见隋朝政治腐败,不久后弃官而归。

2. 辅佐李世民:

成为秦王府幕僚:唐高祖李渊平定长安后,杜如晦被秦王李世民召进府中任兵曹参军,不久升为陕州总管府长史。当时秦王府中有很多英才被外迁,房玄龄向李世民推荐杜如晦,称他是辅佐帝王的人才,李世民便上奏留下杜如晦担任秦王府属官。后来杜如晦跟随李世民讨伐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时常参议军中机密,深受同僚佩服,升迁至陕东道大行台司勋郎中,封建平县男,食邑三百户,并以本官入文学馆,为十八学士之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