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在一本年代久远的县志中,找到了相关的记载,那详细的文字描述和清晰的地界划分,无疑是有力的证据。林声明激动地拿着这份文件,一路小跑着回到办公室,向同事们分享这个好消息,大家都如获至宝般地围过来,仔细研究着这份珍贵的资料,因为他们知道,这在接下来的谈判中或许就能成为关键的支撑点。
随着谈判的正式开启,林声明的工作变得更加忙碌且复杂。他不仅要继续协助整理谈判资料,还要负责会议现场的一些后勤保障以及信息传递工作。每次谈判会议前,他都会提前到达会场,仔细检查各项设备是否正常,文件资料是否摆放整齐,确保谈判能够顺利进行。
在谈判过程中,中英双方围绕着香港的主权交接、过渡时期的安排、未来的治理模式等诸多关键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交锋。林声明虽然坐在会场的后排,默默关注着谈判桌上的一举一动,但他的心情也随着双方的发言而起伏不定。
有一回,英国方面提出了一些关于香港回归后在金融政策方面可能会受到限制的担忧,试图以此来争取更多对英方有利的条件。中国谈判代表则依据“一国两制”的构想,条理清晰地阐述了香港回归后将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金融等领域依旧会按照国际通行规则自由发展,同时还会在祖国的支持下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林声明在一旁认真地记录着双方的观点,他深知这些内容对于后续的协商以及最终联合声明的起草都至关重要。会后,他和同事们立刻对会议记录进行梳理分析,将双方的分歧点和共识点都详细地罗列出来,供上级领导和谈判团队进一步研究决策。
在联合声明起草阶段,林声明所在的小组又承担起了收集各方意见、对草案进行文字校对等细致的工作。他们要确保每一个条款的表述都精准无误,既符合中国的利益诉求,又能让英国方面认可接受,同时还要考虑到国际社会的观感。
那段时间,林声明几乎每天都要加班到深夜,对着草案的文本,逐字逐句地推敲琢磨,和同事们反复讨论一些用词的恰当性。有时候,为了一个关键条款的表述,他们会查阅大量的中英文法律词典,咨询法律专家的意见,力求做到尽善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