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交织的艰难处境之中。国内方面,国民党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仍在持续,蒋介石忙着对红军进行“围剿”,将大量的兵力和资源都投入到了内战之中,试图消灭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而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农民们遭受着地主的残酷剥削以及连年战乱带来的痛苦,生活困苦不堪,农业生产也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大量农田荒芜,粮食产量锐减。城市里的民族工商业在外国资本的挤压以及国内动荡局势的双重影响下,举步维艰,许多工厂倒闭,工人失业,经济形势一片萧条。
国际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野心愈发膨胀。日本自明治维新后,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不断对外扩张,将目光紧紧盯在了资源丰富、地域辽阔的中国东北。日本妄图通过侵占东北,获取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其进一步的侵略扩张提供物资基础,同时也想以此为跳板,进而侵略整个中国,实现其所谓的“大陆政策”。其他列强如英美等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对日本的侵略行为采取了绥靖政策,希望通过牺牲中国的部分利益来换取日本在其他方面的妥协,这无疑助长了日本的嚣张气焰。
据当时的历史文献资料记载:“辛未年,国难忽至,九月十八日夜,倭寇寻衅,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反诬我军所为,遂悍然出兵,占我沈阳,东北大地转瞬沦于敌手,此九一八事变震惊华夏,万民悲愤,国之危亡悬于一线也。”可见,九一八事变就是在这样复杂且危险的局势下爆发的,它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上,也拉开了日本全面侵华的序幕。
咱们就以东北军的一名年轻军官赵宇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吧。赵宇,时年二十七八岁,性格坚毅且重情重义,出身于东北的一个军人世家,自幼受父辈的熏陶,对军人这份职业充满了崇敬和向往,长大后便投身到了东北军之中,一心想着保家卫国,守护家乡的这片土地和父老乡亲。
年初的时候,赵宇所在的部队驻扎在沈阳附近,虽然当时局势已经有些紧张,日本军队在东北的挑衅行为时有发生,但大家都还没有预料到会有一场如此巨大的灾难即将降临。赵宇平日里除了带领士兵们进行日常的军事训练,还会时常到周边的村子里去,帮助村民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深知百姓生活的不易,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能让军民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弟兄们,咱们是军人,守护百姓就是咱们的职责,现在这局势不太安稳,大家都警醒着点,可不能让咱东北的老百姓受了委屈。”赵宇时常这样叮嘱手下的士兵们。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军队在东北的活动越来越频繁,他们在南满铁路沿线不断增兵,还时常进行军事演习,那震耳欲聋的枪炮声,让附近的百姓们人心惶惶。赵宇看在眼里,心中满是担忧,他多次向上级汇报情况,建议加强防备,可得到的回应却总是模棱两可,上面似乎还抱着一丝侥幸心理,不想与日本方面彻底撕破脸。
9月18日那天晚上,赵宇正在军营里和几个士兵谈心,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了一阵巨大的爆炸声,紧接着就是密集的枪炮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