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喂!当乞丐去啊?> 第1892章 年 民间实业发展的态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92章 年 民间实业发展的态势(1 / 2)

1892年,光绪十八年,那时的中国仍在风雨飘摇之中艰难求生。西方列强的侵略脚步未曾停歇,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洋货如潮水般涌入,对本土传统手工业造成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国内的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自然经济加速瓦解,大量手工业者失业,百姓生活愈发困苦。然而,在这样的困境之下,洋务运动所带来的近代化思潮也在持续发酵,一些有识之士看到了发展实业的希望,开始尝试在民间兴办各类工厂、商号等实业,期望借此抵御洋货倾销,振兴民族经济,为国家的富强探寻出路。只是民间实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阻碍,资金短缺、技术落后、封建官僚的层层盘剥以及外国资本的挤压等,让其每前进一步都充满艰辛。

《光绪朝民间实业纪要》记载:“十八年,民间实业渐有萌动之势,有商贾集资办厂,或兴纺织,或营制造,欲挽经济颓势,然困于资金匮乏,技术粗陋,兼之官府刁难,洋商倾轧,发展维艰,虽有壮志,前行坎坷也。”从这段文献资料中能清晰地看出当时民间实业发展的状况,一些商人筹集资金开办工厂,有的投身纺织业,有的经营制造业,都怀着改变国家经济衰败局面的壮志,可却被资金不足、技术不够先进、官府的故意为难以及外国商人的排挤打压等问题所困扰,发展的道路布满了坎坷,想要顺利前行实在是困难重重。

阿才,是个性格直爽又带着一股倔强劲儿的年轻人,一旦他认定了要做的事,就会不顾一切地去坚持,哪怕撞了南墙也不回头。他为人仗义,周围的人要是遇到了难处,他总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大家都挺喜欢他这个热心肠的性格。阿才原本在一家小染坊里当学徒,跟着师傅学习染布的手艺,日子虽说过得清苦,但也还算安稳。可随着洋布大量涌入市场,染坊的生意越来越难做,最后不得不关门歇业,阿才也因此失了业。

失业后的阿才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看着满大街的洋布,想着咱们自己的染布手艺明明也不差呀,怎么就被洋货给挤兑得没了活路呢?就在这时,他听闻城里有几位商人准备合伙开一家纺织厂,说是要打造咱们中国人自己的好布,和洋布争一争市场。阿才一听,心里那股子热血就沸腾起来了,他觉得这是个好机会,自己有染布的手艺,说不定能在这纺织厂里派上用场呢,于是便主动找上门去,想要加入这个创业的队伍。

那几位商人见阿才虽然年轻,但看着挺精神,又听闻他有染布的手艺,觉得多一个人多一份力,便同意了让他留下来,安排他在纺织厂的染布车间工作。阿才满心欢喜地开始了新的工作,他想着一定要把自己的手艺发挥出来,让厂里染出的布又好看又结实,把洋布的风头给压下去。

初到纺织厂,阿才就发现和自己之前待的小染坊大不一样。这里的机器设备虽说都是新购置的,可工人们大多都不太会操作,经常出故障,而且染布的工艺也和传统的有些差别,需要重新学习适应。阿才没有丝毫抱怨,他主动向厂里请来的技术师傅请教,学习如何操作那些复杂的机器,如何调配新的染料,让染出的布色泽更鲜艳、更持久。技术师傅见阿才这么好学,也很乐意教他,把自己知道的都倾囊相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