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渐渐转暖,福州船政局迎来了几位外国的造船专家,说是来指导舰船制造工艺的提升。厂里组织工人们去听专家讲学,阿才也去了,他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听得可认真了,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专家,努力去理解那些听起来有些晦涩的专业知识。
讲学结束后,厂里决定按照专家的建议,对一些造船工艺进行改进,阿才所在的小组负责试验一种新的铆接技术。刚开始尝试的时候,大家都不太熟练,不是铆接不牢固,就是把材料给弄变形了。阿才看着一次次失败的成果,心里很是着急,他心想,这要是搞不好,可怎么提升咱船的质量啊。
于是,阿才下了班也不休息,留在厂里反复琢磨,拿着工具在废旧材料上练习。有一回,他不小心用力过猛,锤子砸到了自己的手上,疼得他直咧嘴,可他只是简单包扎了一下,又继续练习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天的摸索,阿才渐渐掌握了这门新铆接技术的窍门,在小组里第一个做出了合格的铆接样品,得到了厂里管事的表扬,工友们也纷纷向他请教经验,阿才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之前因粗心犯错的阴霾也一扫而光。
到了夏天,福州船政局接到了一个紧急任务,要在短时间内打造出几艘小型的巡逻船,用于沿海的防御。这下整个造船厂都忙碌起来了,大家都加班加点地干活,阿才更是忙得脚不沾地。
在制造巡逻船的过程中,又出现了新的难题,那就是用来做船身外壳的一种特殊钢板供应不足了。这种钢板是从外地采购的,可因为运输途中遇到了暴雨,道路泥泞难行,耽搁了时间,一时半会儿到不了厂里。
管事的急得团团转,召集大家一起想办法。阿才听了,脑子一转,想起之前听一位老工人说过,厂里有一批库存的类似钢板,虽然性能稍有差异,但经过一些特殊处理,或许可以替代使用。他赶忙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管事,管事觉得可以一试,便让人去仓库翻找,还真找到了那些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