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应天府城里,有一位颇有权势的刘姓大户,家中产业众多,田连阡陌,奴仆成群,过着极为奢靡的生活。这刘大户听闻了改革深化要清查田亩的消息,心中大为光火,把几个平日里与自己往来密切的乡绅请到家中,在那雕梁画栋的堂屋里,满脸怒容地说道:“诸位,这朝廷是要把咱们往绝路上逼啊!这清查田亩,不就是想多从咱们身上刮银子嘛,咱可不能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得想个法子应对才是。”旁边一位李姓乡绅附和道:“刘兄说得极是,我听说有的地方官吏都被上面施压,不得不认真清查了,咱们得赶紧疏通疏通关系,可不能让他们轻易得逞。”众人纷纷点头,当下便开始谋划起来,有的说要给县令送厚礼,有的提议找朝中的人脉去说情,一时之间,堂屋里乌烟瘴气,满是算计的味道。
而在县衙里,县令张大人也是头疼不已。他深知这清查田亩是朝廷改革的重要一环,必须得认真执行,可这地方上的势力错综复杂,那些豪强大族又都不好惹,若是强行推进,怕是要惹出不少乱子来。这日,师爷前来禀报道:“大人,那刘大户又派人送了厚礼来,想让咱们在清查他家田亩的时候手下留情,您看这事儿如何是好呀?”张县令皱着眉头,在屋里来回踱步,半晌才说道:“这可如何是办呐,收了礼,那是违背朝廷旨意,不收吧,又怕他们暗中使绊子,阻碍清查之事,容我再斟酌斟酌吧。”
再说回陈老三这边,村里的里正召集大家到村口的大槐树下,说是要讲讲这清查田亩的事儿。村民们纷纷赶来,围坐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议论着。里正站在树下,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各位乡亲,朝廷如今深化改革,要清查田亩,这可是为了让赋税更公平合理呀,大家都要如实上报自家的田地情况,可莫要想着隐瞒,不然被查出来,那可是要受罚的。”陈老三听了,心中暗自思忖,自己家那几亩田都是实实在在的,没啥可隐瞒的,只要能按新规矩交税,要是能比以前少交点,那自然是好事。
可村里有个叫王二麻子的懒汉,平日里就爱占些小便宜,想着趁这机会,虚报自家田亩的肥瘦情况,好少交点税。于是,在丈量的时候,他偷偷地给负责丈量的差役塞了些银子,小声说道:“差爷,您行行好,把我家那田亩往差了记一记,小的感激不尽呐。”那差役本就是个见钱眼开的主儿,收了银子,便打算做些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