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九年,也就是公元1376年,我叫张谦,本是应天府里一个小小的司吏,每日里就在那衙门中,围着各种文书卷宗打转,做着些抄抄写写、整理归档的琐碎事儿。原以为日子就会这般平平淡淡地过下去,却不想,朝廷这一年推行的“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之举,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让我这小人物的生活也跟着泛起了层层波澜。
《明史·职官志四》记载:“承宣布政使司。左、右布政使各一人,从二品;左、右参政,从三品;左、右参议,从四品。其属:经历司,经历一人,从六品;都事一人,从七品;照磨所,照磨一人,从八品;检校一人,正九品;理问所,理问一人,从六品;副理问一人,从七品;提控案牍一人,未入流;司狱司,司狱一人,从九品;库大使一人,从九品;仓大使一人,从九品;杂造局、军器局、宝泉局、织染局,各大使一人,从九品。”初读这规制条文时,我便知晓,这可不是简单的名称改换,而是关乎着朝廷对地方治理的一场大变革呐,往后这地方上的事儿,怕是要全然不同了。
那一日,我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衙门,正准备开始整理昨日未做完的卷宗。刚坐下,就瞧见平日里几个爱闲聊的同僚凑在一块儿,压低着声音,却又眉飞色舞地说着什么。我这心里头的好奇劲儿一下子就被勾了起来,放下手中的活儿,凑过去问道:“哟,诸位今儿个这是聊啥呢,如此热闹?”
其中一个同僚瞥了我一眼,神秘兮兮地说:“张谦啊,你还不知道呢,朝廷下了旨意,要把行中书省改成承宣布政使司了,这往后啊,地方上的权力分配、办事章程,可都得跟着变咯。”
我一听,瞪大了眼睛,满脸惊讶地说道:“竟有此事?这好好的行中书省,怎么说改就改了呀?”
另一位年长些的同僚摇了摇头,缓缓说道:“你这榆木脑袋,朝廷这么做,定是有深意的呀。那行中书省权力太大,地方上容易滋生些独揽大权、不听使唤的事儿,如今改成这承宣布政使司,就是要把权力分散开,让地方治理更有条理呗。”
我听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心里却在想着,这一改,衙门里的事儿怕是要更繁杂了,也不知道往后会变成什么样呢。
没过多久,这改制的消息就在应天府里传开了,街头巷尾的百姓们也都在议论纷纷。我休沐那日,走在街市上,便听到有人说:“听说了没,朝廷要变一变地方上的衙门了,也不知道这对咱老百姓的日子有啥影响呀。”
旁边一人接话道:“管他呢,只要能让咱这日子过得安稳,赋税交得明白,那就是好事呗。”
我听着他们的谈论,暗自笑了笑,心想这百姓们想的倒也实在,只是这改制背后的门道,怕是他们也不太明白呢。
而在朝堂之上,我虽无缘亲见那场面,却也能想象到定是一番热议。陛下召集大臣们商议此事,那气氛想来是既严肃又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