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七年,大明朝的朝堂之上,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皇帝朱祁镇尚年幼,难以独自挑起治国理政的重担,于是,太皇太后张氏便站在了这风云变幻的朝堂前沿,以她的睿智与果敢,操持着辅政的诸多事宜,维系着大明江山的安稳,犹如那中流砥柱,撑起了一片天。
据《明史·后妃传》记载:“宣宗崩,英宗方九岁,宫中讹言将召立襄王矣。太后趣召诸大臣至乾清宫,指太子泣曰:‘此新天子也。’群臣呼万岁,浮言乃息。英宗即位,尊为太皇太后,太后遇外家严,弟升至长陵卫指挥佥事,将用之,曰:‘毋玷祖宗法。’不许。时王振用事,太后尝御便殿,召英国公张辅及诸大臣入,谕之曰:‘汝等皆先朝旧人,今皇帝幼冲,幸同心辅翼,无使小人得行其志。’故王振虽宠于帝,终太后世不敢专大政。”这简短的文字,便道出了太皇太后张氏辅政期间的几件关键之事以及她辅政的重要影响。宣宗驾崩后,面对宫中的流言蜚语,她果断召集大臣,确立新天子,稳定局势。对待外戚,她严格约束,不允许家人凭借关系破坏祖宗之法。而面对得宠的太监王振,她更是召集朝中重臣,嘱托众人齐心辅政,遏制王振权势,使得王振在她在世时,不敢肆意专擅大政,也由此为围绕“1442年 太皇太后张氏辅政举措”的故事搭建起了基于史实的框架,让那段满是权谋与制衡、关乎大明兴衰的历史有了清晰可寻的脉络。
在京城之中,住着一位名叫苏锦的年轻翰林,年方二十有五,生得眉清目秀,气质儒雅,一袭青衫穿在身上,透着股书卷气。他自幼饱读诗书,凭借着出众的才学,得以进入翰林院,本想着能在这朝堂之上,靠着自己的学识为国家效力,一展宏图。苏锦为人正直善良,只是性格有些迂腐,常常认死理,一旦觉得是对的事,便会不顾一切地去坚持,哪怕是得罪权贵也在所不惜,也正因如此,在这复杂的朝堂局势下,他最终陷入了重重困境,落得个悲惨的结局。
这日,苏锦正在翰林院整理典籍,听闻同僚们在议论朝堂之事。一位年长的翰林皱着眉头说道:“如今太皇太后辅政,虽说稳住了大局,可这朝堂之上,各方势力错综复杂,王振那厮又深得皇上欢心,暗地里小动作不断,也不知日后会如何呀。”另一位翰林也附和道:“是啊,太皇太后虽多次告诫大臣们要齐心辅政,遏制小人,可王振那谄媚之态,难保不会蛊惑了皇上啊。”
苏锦听了,心中愤愤不平,说道:“哼,那王振不过是一阉人,靠着讨好皇上,妄图弄权,我等身为臣子,当谨遵太皇太后教诲,绝不能让此等小人得志。”众人听了,纷纷点头称是,可也都面露忧色,毕竟王振的势力也不容小觑。
没过几日,朝廷商议今年的科举取士之事,太皇太后张氏极为重视选拔贤才,期望能为朝廷注入新鲜血液,巩固大明的根基。苏锦作为翰林,也参与到了此次商议之中。
在朝堂上,大臣们各抒己见,有的主张增加录取名额,广纳人才;有的则认为当严格考核,宁缺毋滥。苏锦思索片刻后,起身说道:“太皇太后,诸位大人,臣以为,科举乃为国选才之根本,当重学识,更当重品德,可在考核中增设对士子品行的考察环节,如此方能选出德才兼备之人,为朝廷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