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一位老者颤颤巍巍地走到苏长卿跟前,扑通一声跪下,老泪纵横地说道:“青天大老爷啊,您真是好人呐,要不是您,我们这些老家伙怕是都要饿死在这荒郊野外了呀。”苏长卿赶忙扶起老者,说道:“老人家,快起来,这都是本官该做的,朝廷心系着大家,定会帮咱们度过这难关的。”说罢,又忙着去维持秩序了。
然而,赈济之事远非如此顺利。县衙的粮仓没几日便见了底,采买粮食的衙役也回来禀报,说是周边的粮价飞涨,且不少地方都限制粮食外流,根本买不到多少粮食。苏长卿听后,心急如焚,来回踱步,思忖着对策。
恰在此时,有消息传来,说是知府大人要来视察灾荒赈济情况。苏长卿心想,若能借此机会向知府大人说明难处,求得支援,那可是再好不过了。
几日后,知府大人的轿子晃晃悠悠地进了开封城。苏长卿赶忙前去迎接,将知府大人迎到县衙后,便将灾荒的实情、县衙目前面临的困境以及赈济的难处一一禀明。知府大人听后,眉头微皱,说道:“苏知县,本府知晓这灾荒严重,可这上头的压力也大呀,各州县都缺粮,府里能调配的粮食也有限,不过你放心,本府会尽力帮你争取一些,你这边也得再想些别的法子才是。”苏长卿忙道:“多谢大人关心,下官定当竭尽所能,只是还望大人能多催促催促朝廷的赈济物资,早日下发啊。”
送走知府大人后,苏长卿又陷入了沉思。这时,县衙的一位师爷凑过来,小声说道:“大人,听闻城中有几家富户,家中粮仓满满,咱们可否劝他们开仓放粮,救济一下百姓呢?”苏长卿眼睛一亮,说道:“此计甚好,只是这些富户大多精于算计,未必肯轻易答应啊,咱们得想个周全之策。”
于是,苏长卿带着师爷,挨家挨户地去拜访那些富户。可这些富户们一听是来劝捐粮食的,不是推诿就是哭穷。有一位李姓富商,满脸堆笑地对苏长卿说:“苏大人,不是我不想帮忙啊,只是这生意难做,我家中虽说看着殷实,可实则也是入不敷出呀,实在拿不出多余的粮食来救济了。”苏长卿心中明白他是在敷衍,却也不好强行逼迫,只得好言相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可那富商就是不为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