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你别管我是怎么知道的,别的不说,大禹治水,基本上限于黄河一带,这是为何?这不说明,鲧已将其余地方的水灾,用堤坝围堵之法,用息壤存住水,化解了水灾,只有黄河没来得及用此法,就被舜帝所杀,导致他功亏一篑。这才由他儿子大禹来收拾黄河的烂摊子。还有,现在天下诸河中,黄河水势虽大,但两岸土地,却尽是缺水之地,这些,还说明不了问题吗?”
张道陵听她一一举出这些证据,确实很有道理,但是心中还有疑问,当下问道:“夫人,我们人死后,魂魄还在,还可转世投胎呢。想来鲧被杀,也只是这一世的遭遇罢了。难道现在的天庭,不会对此的事迹论功行赏,为他鸣冤吗?”
“哈哈,论功行赏。小老道,你出生的太晚了,不知道远古的时,这也难怪啊!”
“想当年,在未封神之前,天庭也没有成立。在这世间,除了那些远古大神,还是一心修真的远古上仙。而鲧做为黄帝之后,他若是想修仙得道,想来也非是难事。不过他一心为天下着急想,那有心思修仙。所以他虽有此神通,但也只是胜于普通人罢了。
等到了封神之后,天庭有感于诛仙一战,死仙无数。便立下了规矩。其中一条,便是定下了轮回之道,凡时入轮回的生灵,可以转世九次,每次以体内的三魂七魄中其一为主,其余为辅参与转世,实现十世轮回。
如此一来,因为寻常人活的时间太短,更注重活着时享受,所以很少有安下心来修真。但是在远古时的常人,因有三魂七魄全在体内,其在世寿命,短则百年,长则千年,所以有心修仙者,俱有所成。但是在那时代,除了修成神仙的能魂肉分开,普通人的魂魄与肉体是不可分的,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鲧被杀,便人死如灯灭,他的魂魄也俱无了。但是为何天庭未与他鸣冤,我就不得而知了。”
张道陵听了,低头想了想,又问道:“夫人,事关鲧圣治水一事,含天地之密,连鲧圣自己都不为自己解释,你又是从何而知的呢?是河伯说的吗?”
九曲夫人听得他出此言,脸上闪过一丝怒气,当下拭去脸上泪痕,咬了咬嘴唇,继续说道:“那河伯虽为黄河之主,但这河中的秘密,也不见得知道的比我多。哼!你此时心中必定还是不信我说的,这也难怪,三人成虎,众口烁金。但我能知道此事,却和那河伯一点关系也没有,也不是从那洛书中得来的。洛书仍是鲧在死前留与他的遗腹子大禹。洛书中除了那幅图外,还有其他的有关记载,只不过大禹看过后,因其含天地之密,是以被大禹毁去了,只留下了里面一幅图。大禹治水成功后,又将此图交给了河伯之父,由他保管,后又传到河伯手中。河伯他连玄天洞之秘,都没与我说过,更别说此中之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