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小说>妙法莲华经> 第40章 第40集《妙法莲华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章 第40集《妙法莲华经》(2 / 2)

其实觉跟知都是一种智慧,它的本质是一样,只是粗细不同:觉比较粗,知比较细。“不觉”就是没有闻思的智慧。闻思就是一种观照力、调伏力。“不知”就是没有修慧。当然,没有闻思就没有修慧,没有断惑证真的力量。因为不觉不知,所以对于这个火对我们产生的结果就不惊不怖。

火对我们产生两种结果:

第一个,破坏我们今生的快乐。无常大火一烧,你所有的快乐终归于空。所以这三种儿子“不惊”,就是对于火对我们今生快乐的破坏性他没有觉知。

第二个,火不但是烧掉你今生的快乐,更重要是烧掉你的善根,特别是大乘的善根,让你退转。但这三乘的诸子对于来生的伤害、退转,他也不觉不知。所以,当他追求快乐、跟火接触的时候,受到火的逼迫而感受到一时的痛苦,他也没所谓,“心不厌患,无求出意”。

这段经文的意思就是讲到,这个长者本来是要用圆满的功德把这三个儿子带走,但是他发现这诸子有两个问题:第一个,这个三界里面全面起火了。这个问题还不是很严重,更严重的是第二个,“乐着嬉戏,不觉不知”。诸位!你把打火机拿给一个大人跟一个小孩子,大人拿打火机相对安全,因为他知道火的可怕;你拿给小孩子,他拿去沙发里面一玩,就把整个房子给烧了。所以火的本质虽然可怕,但是更可怕的是:你不知道它的可怕。这个“不觉不知”是最可怕的。

那么他为什么不觉不知呢?因为他“乐着嬉戏”,关键在这。这个乐着嬉戏是整个核心思想。乐着嬉戏,蕅益大师解释,就是我见的颠倒。就是这个人他想要去追求一种快乐,而且更重要的是,他追求快乐以后,他要主导这个快乐、掌控这个快乐。这种情况,在唯识学叫做取相惑,他心中有一个相状。

我们举一个例子,说明什么叫取相惑。过去在唐朝有一个故事叫做黄粱梦。说有一个穷苦潦倒的读书人,叫卢生,他家里很贫穷。他觉得唯一能够脱贫的方式就是博取功名,所以他努力地读书。考试的时间到了,他就上京去赶考。路途中,他住进了乡村的一个小酒店。黄昏的时候,还没有开晚饭之前,他就到酒店外面的花园中散步。散步的时候遇到了吕洞宾。吕洞宾是八仙过海中的一个仙人。吕洞宾跟这个卢生就说:“你来干什么呢?”他说:“我来考试。”两个就相谈甚欢。吕洞宾一看这个人有修道的善根,就说:“你别考功名了,你来跟我修仙道吧。”卢生说:“不行,我十年寒窗苦读,为的就是这一天。我怎么能够放弃呢?”吕洞宾看他心力很坚定,说:“这样子好了,我不强求你了。现在离吃饭时间还早,要不你到我的房间,我给你看一个宝贵的东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