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魁楚此人虽然视财如命,但他能在明末混得封疆大吏,也非浪得虚名,他自然有自己的乱世称雄之计。
早在孙稷侠拔营南下之时,丁魁楚他便狠下心来作最后一搏,先是发密件给广西巡抚瞿式耜,邀约起兵,但是瞿式耜不允,反劝说其勿要为一己私利,造成国家分裂,积极劝说丁魁楚归政朝廷。丁魁楚大怒,将瞿式耜的回信一把撕毁,狠狠的将瞿式耜称为老匹夫。眼见连瞿不成,丁魁楚又秘密串连广西靖江王朱亨嘉,丁魁楚在密信中称甘愿拥护靖江王监国,想通过此招将靖江王绑上战车。这本是丁魁楚的狗急跳墙之举,但却没想到正中了靖江王朱亨嘉下怀。
靖江王朱亨嘉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侄儿朱文正的后裔,在明宗室中世系最远,按宗法观念他根本不具备继统的资格。但自从清兵占领南京抓走弘光后,朱亨嘉就在暗中窃喜,想趁乱称帝,有妄窥神器之心。
他经常对亲信孙金鼎等人说:"方今天下无主,予祖向于分封之日以粤西烟瘴不愿就封,马皇后慰之使行,于是以东宫仪卫赐之。目今东宫无人,予不俨然东宫乎!太子监国自是祖宗成宪,有何不可?",广西总兵杨国威、桂林府推官顾奕等人也经常聚集靖江王府密谋大事,他们都想以拥立为功。
在收到丁魁楚的拥立信件后,靖江王及其拥护者,可谓弹冠相庆,日夜密谋起兵之事。
而丁魁楚在收到靖江王的回信后,高兴不已,朱亨嘉不仅同意了拥立监国之事,还在信中许诺自己新朝内阁首辅一职,丁魁楚心中大定,自以为有了盟军和依仗,遂不将孙稷侠发来的五省总督令放在眼里,并在广州做好了顽抗之举动,丁魁楚命广州副将陈邦傅、参将赵千驷、严遵诰、都司马吉翔等人整经备武,准备强势抵抗孙稷侠的大军。
广州屯驻有兵八千余人,号称两万,以副将陈邦傅统领。陈邦傅原为思恩参将,后来受到丁魁楚赏识,提拔为广州副将,可以说是丁魁楚的心腹大将,但陈邦傅却有着自己的想法,他虽然收到了丁魁楚准备顽抗孙稷侠大军的命令,但却不愿意与朝廷大军作对,所以对丁魁楚的军令阳奉阴违,不以为意。不仅如此,听闻孙部大军入粤,他遂派遣亲信秘密勾连孙部大军,以为内应。
丁魁楚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倚之为心腹的陈邦傅会背叛自己,他还在总督府衙门里做着自己新朝内阁首辅的春秋大梦。